一个人开始优秀卓越的5个迹象
作者: 柳一一
优秀的人,都有时间账单
网上有句很流行的话:“你怎么过一天,就怎么过一生。”我曾经浑浑噩噩,不知道一天怎么过去的,做了什么,没做什么,全是稀里糊涂的一笔账。
2016年,朋友送我一本李笑来的《把时间当作朋友》。书中提到昆虫学家柳比歇夫独创的时间统计法,他一生成就得益于这个习惯。
乌里扬诺夫斯克,1964年4月7日。
社会工作:植物保护小组开会,2小时25分。
休息:给尹格尔写信,10分钟………
基本工作合计:6小时20分。
柳比歇夫日复一日地做着时间统计,就像一个时间账单,每天做了什么事,花费多少时间,都能够被清清楚楚地记录。
我将信将疑,也开始记录自己的时间账单,生活自此开始发生质变。我的时间感知能力变强,什么事情要花多长时间,会有比较准确的预算。
每天非常有成就感,能清楚看到自己完成了哪些目标,取得了哪些进步。因为反馈很清晰,我就更有动力制定账单,多难的习惯,有了账单,都能顺利养成,看书、写作、健身...
2016年半年时间,我用时间账单,读完了50本书,在这之前,我已有八年时间,阅读量停留在每年0本。
2017年,我用时间账单,读完了100本书,写了15万字,签约了两个平台,开始发表文章。
2018年,截至今天,我用时间账单,看完了60本书,写了20万字,签约了五个平台,实现了财务自由。
李笑来说:
由于我总是用文字为时间拍照,因此可以时常伴我左右。她原本无情,我却可以把她当作朋友,因为她曾经让我明白,后来也总是经常证明,无论做什么事情,只要我付出耐心,她都会陪我,甚至帮我等到结果,并从来都将结果如实交付于我,从未令我失望。
时间账单,就是我们为时间拍的照片,留存下来的不只有记忆,更有清晰可见的进步。
我很喜欢英国的一句格言:“时间是伟大的作者,她能写出未来的结局”。
时间充满想象力,能为所有人写出意想不到的故事。优秀的人,都有自己的时间账单,一笔一画,你的所有努力,都将被时间铭记。
有自己的时间账单,这是一个人开始优秀的第一个迹象。
优秀的人,喜欢向内探寻
大学同学王朵,在学校期间,就以喜欢问问题出名,大家有时候叫她“王问问”。
王问问的问题,五花八门,什么中午应该吃面条还是米饭,明天去图书馆看书还是在教室自习,她要买紧身牛仔裤还是买一条休闲裤,找小A还是小B当男朋友,毕业后做律师还是做法官还是当村官………
似乎她人生的所有答案,无论大小,都需要别人来提供。毕业后,王问问先是去了律所。她依然保持大学本色,各种问问题,老板烦不胜烦。
她在律所待不下去,又去了公司做法务助理,没几个月又换了工作……毕业十年,折腾来折腾去,仍然是公司的一个小法务助理。
我们的文化中,太把提问当成一种优良品质了。这种格言警句,俯拾皆是。“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好问的人,只做了五分种的愚人;耻于发问的人,终身为愚人”………
当我们过度提倡时,问题就出现了。有些人放弃自己思考答案,无论大小问题,都求助外界,连人生的基本问题都不去主动搞清楚。
蔡垒磊在《认知突围》中提到,他经常从公众号后台收到粉丝提问,他发现这些提问虽然五花八门,但总是有很多共性,指向一些基础的概念。
我开了公号后,也碰到很多读者提问非常基本的问题,比如让婆婆带娃还是自己辞职带,自己到底辞职带娃还是上班...
其实这些问题在他人那里往往得不到答案,因为有些涉及到根本的价值观念,有些则涉及到极特殊的个人体验。
而当我们过度依赖别人的答案时,就失去了向内探寻的动力,也就永远无法找到自己真正的需求和渴望。
在内心里把自己当一个孩子,就永远是一个依赖他人的孩子,永远无法成长为独立的优秀个体。
我另一个大学同学赵淳,她很能区分什么问题该向他们寻求,什么问题只是自己沉思,她喜欢看书,喜欢记日记,喜欢自己理清人生的基本问题。
所以,毕业时,她能够毫不犹豫选择了很少有人愿意做的村官,届期满了之后去了公司做法务,一步一个脚印,到现在年薪已过百万。
和人交流,保持思维的开放性很重要,但是不要忘记,很多基本问题,要自己去想明白,要学会向内探寻。张嘴就问,会让你失去看懂自己的机会。
每个人,都需要独一无二的人生答案。喜欢自己找答案,这是一个人开始优秀的第二个迹象。
优秀的人,都是猎手
大学毕业后,我去律师事务所实习。律所和我同一批的有五个实习律师。
实习律师没什么固定工资可拿,一般来说,主要是帮其他律师整理材料,写一些基本的法律文书,跟着出庭学习。
因为没什么钱拿,大部分实习律师,干活动力不足,老板不吆喝,就躲懒,玩玩游戏,看看手机。
蓝小晴却和我们四个截然不同,她见了活儿就扑上去,所里只要有律师需要帮忙,她都不会拒绝,理不完的案卷,写不完的文书,有时候甚至比大律师都忙。
我们四个暗地里撇嘴不屑:“没钱拿你还那么主动?有价值吗?” 实习期第四个月,蓝小晴被律所合伙人看中,做了助理。
实习期结束,所里只有她留下签约了。后来,我离开律所,陆陆续续听到她的消息,听说她第一年就年入十万了,去年她已经成了律所最年轻的合伙人。
当一个人对自己有责任感的时候,无论在哪种环境下,都会积极行事。
润米咨询董事长刘润在《5分钟商学院》中说:
积极主动,就是从“环境决定论”手中一把夺回“选择权”,就算看上去再不可能,也相信自己可以做出积极的改变,哪怕是改变一点点,都是在浮出水面,游向岸边。
哲学家梭罗说:
最令人鼓舞的事实,莫过于人类确实能主动努力以提升生命价值。
生活从来不缺任何可能性,当你积极主动时,你的人生才会充满峰回路转的悬念。总是积极主动提升自己,这是一个人开始优秀的第三个迹象。
优秀的人,擅长在孤独中跃迁
曾经看到一个令我热血澎湃的真实经历。60年代,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有一个“奇怪”的知青。
小伙伴们打牌时,他在背单词;小伙伴们睡懒觉时,他起得比鸡还早,巴拉巴拉读英语;小伙伴们唠嗑吹牛皮时,他耳朵一关,开始看书。
他太不合群了,不打牌唠嗑也就算了,还要学习。没人愿意搭理他,当他怪咖,领导还找他谈话,让他合群点。
他依然“我行我素”,在别人的热闹中,孤独前行。恢复高考后,知青点只有他考上了北京第二外国语大学。
凭借出色的英语水平和深厚的文字功底,他进入了外交部工作,后来历任外交部亚洲司处长、中国驻日本大使、外交部副部长、部长。他就是王毅。
李敖说:“我是单干户,不与朋友来往,但是我自己很用功,每天工作16个小时。”优秀的人,不会痴迷于热闹,不会在人群中寻找存在,不会用闲聊扯淡杀死时间。
作家刘同说,孤独的感觉太棒了,那不是失败,而是自己与自己对话的最好时光。
当我们沉静下来时,我们才有可能善待自己的梦想。我曾经也特别害怕孤独,即使在人群中无所事事,我也要把自己放在人堆里。
别人的目光,别人的评价,别人的在意,成了我的终极追求。过度追求热闹,绝对会让一个人废掉。
当我拒绝无聊的社交后,我才开始倾听自己的梦想和需求。
周国平说:“人需要独处,是为了进行内在的整合。”
宁远在《远远的村庄》中说:孤独是非常必要的,一个人在孤独时间所做的事,决定了这个人和其他人根本的不同。
不害怕孤独,擅长在孤独中跃迁,这是一个人开始优秀的第四个迹象。
优秀的人,会不断拆除人生的天花板
我特别喜欢一本商业书籍《创新者的窘境》。我认为这是一本具有哲学意味的商业书籍。
这本书,揭示了商业领域一个很诡异的现象:当有新技术出现时,几乎所有大企业都拼不过小企业。
书里提到硬盘行业,14英寸硬盘、8英寸硬盘、5.25英寸硬盘...不同尺寸的硬盘,行业老大从来不是同一个公司。
从道理上来讲,一个公司能做好14英寸硬盘,有累积的资源技术优势,做8英寸5.25英寸,还不是手到擒来吗?
然而,事实是相反的。这就是克里斯坦森在书里一再论述的“创新者的窘境”。过去的辉煌,成了公司的魔咒。
在辉煌所营造的网络中,公司以为未来会蒸蒸日上,却没想到,未来自己会被打败,成为历史中的一页。
因为越优秀,就越依赖过去所辛苦积累起来的资源、技术、人脉...当人还陷在过去时,现实早已翻篇了。
想要将优秀进行到底,就需要不断拆除天花板,突破过去优秀所带来的“窘境”。
之前看采访,记者问吴京:“现在你给《战狼2》打多少分?”吴京回答:“0分。”
他进一步解释:“在杀青之前,我可能会打100分,因为我已经尽力了。但从杀青那一刻开始,无论未来票房多少,它对我来说就已经是过去了,所以是0分。”
永远记得,让我们裹足不前的,可能正是过去的辉煌。未来没有天花板,抛弃存量,保持空杯心态。你有多优秀,你永远不知道。
不断拆除天花板,突破过去的辉煌,这是一个人开始优秀的第五个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