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10个小习惯曾改变无数人的命运
在《投资大师罗杰斯给宝贝女儿的12封信》中,美国传奇的投资大亨罗杰斯,对自己尚年幼的女儿提出了期许:
永远买高质量的商品,它们不但耐用,而且残存价值高。
去采购食品之前,记得要吃饱,如果你饿着肚子,将会买回一大堆超出所需的食物。
任何贴着“必看”、“必读”、“必须试试”标签的东西,都要避开,尤其是流行的,更要退避三舍。
不要跟人谈论你赚多少钱以及有多少身家……证明自己要靠行为,而不是谈钱。
如果你们借钱,一定要按时还,好的信用至关重要,坏的信用记录会困扰你多年。
在开长途车或在公共场合露面之前,记得要先去洗手间。
照顾好自己,一个人如果身体不好、休息不好,则很难成功。
……
这些期许都在“情理之中”,看起来,似乎都是一些很不起眼的小事。
但不可否认,这些“鸡毛蒜皮”一旦坚持下去,足以让人发生蜕变。
文 | 李浩然 赵亮
1
克服拖延症
为什么你想做的事一直没做?
为什么你的任务总是无法按时完成?
为什么总有人嫌弃你的工作效率不高?
有时候,只是因为你得了拖延症。
哈佛大学人才学家哈里克说:世上93%的人都因拖延的陋习而一事无成,这是因为拖延能杀伤人的积极性。
当下,过大的工作压力会让人产生及时行乐、能拖就拖的想法。再加上,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充斥着我们的生活,更是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刷微博、刷微信、淘宝、玩游戏等等,让我们感到轻松愉悦,但时间也在不知不觉中流逝。
当发现时间不够时,我们就会出现焦虑情绪。
焦虑情绪和轻松状态不停地交替转化,最终造成拖延。
那么,如何克服拖延呢?
答案是:行动起来!
管理学家总结了一条行动力公式,叫“POA=(P×A)/O”,POA是Power of Action,P是Partner,A是Acceleration,O是Objective, 即“行动力=(伙伴×方法)/目标”。
从公式来看,可以得出结论:伙伴越多,行动力越强;方法越多,行动力越强;目标越集中,行动力越强。
所以,找好伙伴,找对方法,找准目标,行动起来!
2
有空多读书
读书是门槛最低的优雅之举。
你曾看过的书,即使记不住,也都会潜藏在你的记忆中,悄悄地影响着你。
那么如何多读书?
*计划在先。
可以先定一个“小目标”,比如每周读一本书,假设这些书平均约250-300页,有厚有薄,可以把每天的阅读量定在每天40页,一周时间即可完成,如果赶早完成,还可以抢先进行下一本。
*每时每刻,分秒必争。
挤地铁、坐公交,午餐后、睡觉前,这些碎片化时间都要用上。
*只要合理,可以放弃。
如果某些内容让你看到崩溃,那么你可以暂时放弃,然后在心情大好或是提前完成周计划时重新拾起。
*耍点把戏,其实可以。
若规定日期快到了,而你很可能完不成阅读任务时,可以选择以前读过或非常喜欢的、并且能够轻松完成的书。
*保持进度,绝不落后。
绝对不要欠下读书债,不要抱着“我回头再看”这种不切实际的想法。一旦你落后于计划,你将感到失望,甚至可能会考虑放弃。
*读完一本书,记得总结。
3
坚持写点东西
仔细想想,现代人忽略掉了很多好习惯,写作就是其中很重要的一个。
提到写作,大家第一时间想到的可能是那些才惊天下的大作家,或者是午后坐在咖啡馆里码字的专栏作者、文艺青年。
反正想来想去,写作都跟自己扯不上关系,这种想法其实错得太深!
豆瓣读书《Rework》里有这么一句话:
“如果你要从一堆人中决定出一个职位的合适人选,雇那个写作最厉害的人……一个好的写手不单有根好的笔杆子,清晰的写作体现其清晰的思路,优秀的写手懂得沟通,他们让事情易于理解,他们会站在别人的立场想事情,他们知道什么该省略,那是你在任何求职者中都想看到的品质。”
不论写什么都很必要,人好比一方湖泊,有水流入,也需要有水流出。
你读过的书、经历过的事都是吸收,而写作是释放,收支平衡,方为健康。
拿起笔来,写写心中所想、生活所悟,实在是益处多多:
*写作是解决问题的强大工具。
通过在纸上对问题进行分析探索,能避免陷入兜圈子的思考,写下的记录也能让人从足够多的角度来考虑问题。
*写作让思考变得更深邃。
在没有付诸笔端的时候,思想在脑海中的存在形式往往较为模糊、抽象,如果能写出来,就需要你对事物本身的了解更精确、更注重细节,更刨根问底,这是有益于拓宽或启发思维的。
*写作是愉悦自我的一剂良药。
如果你无法克服对某件事的伤心和焦虑,或者有难以忘怀的温情和喜悦,那么试着把它写下来。
这可以让一直萦绕在脑海的事具象化,也可以迫使你冷静分析,更理性地认识自己。
很多人不写的原因是因为觉得没什么可写的,其实这是一个怪圈。
你越是不开始写作,总是拿有限的思维缓存去默想一个问题,就越是没有内容可以写,如果你逼着自己将一些不成熟的想法写下来,看着自己写的内容,试着进一步拓展它们,就有可能在理性的道路上走得更远。
拿起笔来,从小事开始,记录你的生活和心情。
4立几个小目标
2017年很流行的一个词就是“油腻”。
“油腻”的表现有很多,但在库叔看来,最“致命”的“油腻”就是懒。
不洗澡、不刮胡子那是外表的懒,这还不是最可怕的。
最怕的是人内心的懒。
内心的懒是老想着待在自己的舒适区里,不愿意去追求新东西。
管理学大师诺埃尔·蒂奇提出过知识的三区理论,如下图,最里面是舒适区,中间是学习区,最外层是焦虑区。
舒适区当然就是你已经熟练掌握的;
焦虑区是你完全不会,对你来说挑战比较大的;
而学习区,是你既略有了解但又不深入的。
可以说,一直待在学习区是最理想的状态,一直保持学习,持续性的进步将会很可观。
新的一年里,多立几个有挑战性的小目标,学习几项新技能,你要知道,要对一项技能精通,一两年肯定做不到,但如果是了解或者一般掌握,一两年足够了。
如果你对语言感兴趣,可以试着学习一门新语言;
如果你很喜欢运动,可以挑战一项新的运动项目;
如果喜欢读书,可以定个目标,这年读完多少本,最好具体到每周读几本。
5
随时反思的能力
如果说“人生是一场自我的修行”,这就意味着:人生离不开时时刻刻的自我反思。
“吾日三省吾身”,每天适时反省自己,是一种生活的智慧。
这可以帮助我们检查自己的缺点、改进为人处世的方式,有利于提升自我、完善自我。
如何进行有效的反思呢?
*反思要及时。
*反思分“三步走”——找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反思过程中,要向前人学习、向同辈学习。
*反思要坚持,反思的成果要积累,必要时要记下来,呈现在纸面上。
6
脑子是个好东西
很多媒体为了博人眼球,经常会推出一些没有营养和价值的消息。
我们作为受众,要管住自己的眼睛,看有价值的新闻,然后用自己的大脑进行一定的理性分析。
另外,不要轻信朋友圈的谣言并避开标题党,学会自己辨别真相。
当下的很多社会事件就是因为一些人没有理性思考的能力,容易被错误引导,于是诉诸情感、诉诸暴力……
很多公共话题的讨论,因参与者缺乏基本的常识,时常沦为无意义的互撕口水战,这万万要不得!
所以,新的一年里,多些理性,少些盲从。
7
把自己周围收拾干净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混乱的环境会给人失控的感觉。
不论是自己的办公桌还是生活环境,每天花几分钟收拾干净,不用的就收起来或者直接扔掉。
这样既能使周围环境井然有序,又可以有效调节心情,提高工作效率,进一步远离压力。
掌控自己的生活,从收拾自己周围的环境开始。
8
尽量远离手机
如今,手机日渐变成了每个人生活中的必需品,手机依赖症也成为普遍现象。
自民航局放开飞机上使用手机的限制后,人们失去了远离手机的最后一块净土。
尼尔森的全球调研报告显示,中国人平均每天在智能手机上花费170分钟,除去睡觉的8小时,也就是平均每5.6分钟看一次手机。
对照日本神户放松减压医院郑信义院长制作的这个“手机过度使用自测表”,如果符合的超过3项,你就该注意了……
要知道,手机不离手,危害很大:
会伤颈椎,伤腰椎、伤眼睛,导致“手机脖”、腰背痛、视力下降;
会让人颈纹增多、皮肤干涩、睡眠变差、效率降低;
会让人血压上升、心率加快,增加心脏病、高血压的风险;
同时,也使个人与社会脱节,增加孤独感。
通过三步远离手机——
*关掉不是必备的提醒功能。
*给自己安排好固定看手机的时间。
*干点别的,多培养其他兴趣爱好,多做户外活动。
9
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
生活中,总会有人对你说三道四,总会有人对你指手画脚。
我们要学会不在意,约束好自己,把该做的事做好,把该走的路走好,就没空生气了!
经常自己找气生的人,叫小心眼;
经常受别人气的人,叫佣人;
经常自我生气,也常气别人的人,叫俗人;
不论别人怎么气你,也能淡然处之,叫高人;
从不气别人,自己也不生气,叫真人。
生气,是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把用来生气的时间去做有意义的事、充实自己的事、让自己强大的事,回头再看,都是小事。
10
多列清单
每天正式工作前,把当天要做的事情列一个清单写出来。
工作中,完成一件删去一件,做完的任务被划掉时,会产生强烈的成就感,同时激励自己有热情做下一个任务。
如果临时有其他任务加入,就将其添加到做完的任务之后;如果有任务当天没有完成,就要反思原因,评估自己的计划是不是太多,自己的效率是不是太低,然后将未完成的任务顺延到第二天。
不过,最好是“今日事,今日毕”。
列出每日的任务清单,将时间和任务细化,可以有效地管理时间,一步步完成计划。
看完这些,全部忘掉,然后找找适合自己的小习惯。
不要把别人所谓的优秀习惯硬生生地拿来套用,
自己认真摸索出来的,才是你应该而且能够坚持下去的。
你自己的生活,别人都不是权威。
你有哪些好习惯打算在今年坚持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