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案叫绝语录 - 摘自《单独中的洞见》
1。 渴望别人的承认正反映出我们内在的阴暗。如果你真的是太阳,你就不至于会堕落到需要一块陨石来证明你的光。
2。 群众有宽,也有粗,但宽和粗都不足以达成高。当很多个没有找到自己方向和道路的人聚集在一起,就产生了群众。
3。 一个能够单独的人,也经常能够在单独中笑,这就是他能够单独的一个原因。
4。 一只被关在笼子里的小鸟,它一定会经常想念天空的自由。两只一起被关进笼子里的小鸟,不久它们就忘掉了天空。
5。 智慧总是目不转睛的注视着整体,欲望的眼睛却不停地在局部上扫描。
6。 一个把自己摊平在水平面上的人,他将失去垂直面上的高度。
7。 来到高处并不能让我们获得什么,因为越是高处就越是什么都没有,但它却能让我们更好地看清楚低处都有些什么。
8。 因为没有内在的光,人们才会格外强调和重视外在的光。所以,每个人都致力于把自己弄得金光闪闪的,并且最好能够把别人晃得头晕眼花。
9。 有时候,复杂的人际关系就如同一团乱麻,当你好不容易弄直了这根线,另一根线却因此而打结。很多人一生都在梳理这团乱麻,结果什么都没有梳理出来,自己反而被编织进去成为一个死结。
10。 很多的事情和很多的关系,在开始的时候比较像一个剪彩仪式,但结束的时候就变成了一个事故的现场,总会以一种灾难性的方式来作为结束。开始的时候是举杯,结束的时候是摔杯。
11。 那些庸俗的社交聚会并不会比一个公共浴池好多少,至少那个气味是相似的,只不过人们没有脱掉衣服就直接在那里洗了。
12。 单独是一个人自由、尊严和神性的全部领地。如果一个人能够领悟单独的美,他也会明白距离的美。
13。 如果要完全看清一个层面的东西,隔开一定的距离也许还不够,甚至必须要错开到另一个层面上。然后,这两个层面就犹如两块不同的镜片,可以起到放大和显微的作用,于是一切都尽览无遗。
14。 低处是那么的拥挤,虽然有一种暖烘烘的甜蜜。高处是那么的空旷,让人神清气爽,虽然时而会感到一丝凉意。不过,最极致的风景从来都在高处。
15。 生命的主干道直通死亡。我们一路上建造出宫殿、舞台、假山和盆景,有了这些屏障,我们就可以在这条主干道上拐弯抹角地向前挪动,就像接近敌人的阵地那样。
16。 适度的骄傲是天才的特权。在众多的矮房子面前,一栋高耸的大厦只要略微点头示意就可以了,如果要求它弯下腰来鞠躬,那就太过分了。
17。 正如火山、洪水和泥石流会侵蚀地形地貌,同样地,像愤怒、憎恨、贪欲和嫉妒等等这些强烈而狂暴的情绪也会在一个人的脸上逐渐刻下经久不退的印痕。
18。 精神和灵性的世界就如同浩瀚广阔的天空,足够让我们每个人去自由驰骋,在这里,你完全不用担心碰撞和拥堵,那些是物质世界里才会发生的。在精神和灵性的世界中,不会形成竞争,也不会有拥挤,更不会产生群众。
19。 两个人本来是两条路,当这两条路会合在一起后,很可能就缠绕在一起形成了一个结构或一个漩涡,但路将从此湮灭。
20。 所谓的庸俗,就是在一个人的自我挂帅下的他身上所有动物性的总和。
21。 如果流行时尚被认为是一种高尚的东西,那么叫床的呻吟就可以和交响乐平起平坐了。
22。 两只被拴在一条绳上的蚂蚱,它们对外解释说它俩是同行者。人们常常因为被绑定在一起而不得不一路同行。
23。 爱情是从性的沼泽中升腾起来的一层美丽的云雾。
24。 如果说单身是光棍,那么婚姻就是两根棍子的链接,亦即双节棍。
25。 单独是一个人真正的故乡。爱情是异域风光的诱惑,婚姻则是客死他乡。
26。 人以一个欲望和一个自我活着。欲望一路乞讨,自我则沿街叫卖。
27。 死亡是浓缩、强烈的空虚,空虚是稀释了的死亡。只有在空虚和死亡的背景中,真理才会显现。正如只有在黑夜而不是在白天,天上的星星才会显现。
28。 到处游荡,你可以看到更多,但唯有当你停下来定在那里,你才能看得更深。当一个人能够看得更深,他就不需要再看得更多。
29。 精神的成熟,就是走过从仰望这个世界到俯瞰这个世界的过程,直到最后能够平视这个世界。
30。 一个人越是来到高处,他就越是有机会看到人世间随处可见的荒谬,从而让他经常发笑。
31。 缺乏幽默的人,最好是保持沉默。沉默,最好是由幽默来打破。
32。 那些已经超越了人类的人,才配得上给人类指路。能够指点一群人最终走出迷途的,往往不是其中的首领,而是远方的一位隐士。
33。 人才、学者和专家都忠实地服务于自己时代的需要,他们为自己的时代量体裁衣。而天才设计出来的款式,相对于他自己那个时代总是显得过于宽大,甚至漫无边际。
34。 偏激是带着情绪的真知灼见。
35。 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却有办法多次掉进同一个陷阱。
36。 唯有自己会飞翔者,才可向下俯视而不至于眩晕。
37。 即便在景色最美的地方,人们也一路奔跑。
38。 即使是一只屎壳郎,只要它能够爬进一个珠宝盒里坐定,它就有资格要求人们把它当作黑珍珠来供奉。这就是很多人对权力和官位孜孜以求的原因。
——摘自张方宇《单独中的洞见》
语录 世界 高处 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