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诗人: 白居易 王勃 王维 孟浩然 李白 杜甫 李商隐 | 宋代诗人: 辛弃疾 苏轼 柳永 李清照 王安石 欧阳修 | 清代诗人: 龚自珍 曹雪芹 钱谦益 纳兰性德 王国维

《千金方》肾脏方·肾虚实第二

朝代:唐代 作者:孙思邈

  (脉八首 方四首 灸法一首)

  肾实热
  左手尺中神门以后脉阴实者,足少阴经也。病苦舌燥咽肿,心烦咽干,胸胁时痛,喘咳汗出,小腹胀满,腰背强急,体重骨热,小便赤黄,好怒好忘,足下热疼,四肢黑,耳聋,名曰肾实热也。(《脉经》云∶肾实热者,病者膀胱胀闭,小腹与腰脊引痛。)

  右手尺中神门以后脉阴实者,足少阴经也。病苦痹身热心痛,脊胁相引痛,足逆热烦,名曰肾实热也。

  泻肾汤
  治肾实热小腹胀满,四肢正黑,耳聋,梦腰脊离解及伏水等气急方。

  芒硝 茯苓 黄芩(各三两) 生地汁 菖蒲(各五两) 磁石(八两,碎如雀头) 大黄(一升 ?

  上十味 咀,以水九升,煮七味取二升半,去滓,下大黄纳药汁中更煮,减二三合,去大黄,纳生地汁,微煎一二沸,下芒硝,分为三服。

  治肾热好怒好忘,耳听无闻,四肢满急,腰背转动强直方∶

  柴胡 茯神(《外台》作茯苓) 黄芩 泽泻 升麻 杏仁 大青 芒硝(各二两) 磁石(四两) 羚羊角(一两) 地黄 淡竹叶(各一升)

  上十二味咀,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下芒硝,分为三服。

  治肾热,小便黄赤不出,出如栀子汁,或如黄柏汁,每欲小便茎头即痛方∶

  榆白皮(切) 冬葵子(各一升) 车前草(切,一升) 滑石(半斤碎) 子芩 通草 瞿麦(各三两) 石苇(四两)

  上八味 咀,以水二斗,先煮车前草取一斗,去滓,澄清,取九升,下诸药,煮取三升五合,去滓,分四服。

  肾膀胱俱实
  左手尺中,神门以后,脉阴阳俱实者,足少阴与太阳经俱实也。病苦脊强反抑戴眼,气上抢心,脊痛不能自反侧,名曰肾与膀胱俱实也。

  右手尺中,神门以后,脉阴阳俱实者,足少阴与太阳俱实也。病苦癫疾,头重与目相引,痛厥欲走,反眼,大风多汗,名曰肾与膀胱俱实也。

  肾虚寒
  右手尺中,神门以后,脉阴虚者,足少阴经也。病苦心中闷,下重足肿不可以按地,名曰肾虚寒也。

  右手尺中,神门以后,脉阴虚者,足少阴经也。病苦足胫小弱,恶寒,脉代绝时不至,足寒,上重下轻,行不可按地,小腹胀满,上抢胸痛引胁下,名曰肾虚寒也。

  治肾气虚寒阴痿,腰脊痛,身重缓弱,言音混浊,阳气顿绝方∶

  苁蓉 白术 巴戟天 麦冬 茯苓 甘草 牛膝 五味子 杜仲(各八两) 车前子 干姜(各五两) 生地(五斤)

  上十二味治下筛,食后酒服方寸匕,日三。

  治肾风虚寒方∶

  灸肾俞百壮,对脐两边向后挟脊相去各一寸五分。

  肾膀胱俱虚
  右手尺中,神门以后,脉阴阳俱虚者,足少阴与太阳经俱虚也。病苦小便利,心痛背寒,时时小腹满,名曰肾膀胱俱虚也。

  右手尺中,神门以后,脉阴阳俱虚者,足少阴与太阳经俱虚也。病苦心痛,若下重不自收篡反出,时时苦洞泄,寒中泄,肾与心俱痛,名曰肾膀胱俱虚也。

孙思邈简介

孙思邈
孙思邈(581-682),京兆华原(现陕西铜川市耀州区)人,唐代医药学家,被后人称为“药王”。公元581年出生于一个贫穷农民的家庭。他从小就聪明过人,受到老师的器重,长大后开始爱好道家老庄学说。由于当时社会动乱,孙思邈隐居陕西境内的秦岭太白山中,并渐渐获得了很高的声名。当时的朝廷下令征孙思邈为国子监博士,被他拒绝了。孙思邈在太白山研究道家经典,同时也博览众家医书,研究古人医疗方剂。他选择了"济世活人"作为他的终生事业,为了解中草药的特性,他走遍了深山老林。孙思邈还十分重视民间的医疗经验,不断积累走访,及时记录下来,终于完成了他的不朽著作《千金要方》。唐朝建立后,孙思邈开始接受朝廷的邀请,与政府合作开展医学活动。公元659年完成了世界上第一部国家药典《唐新本草》。公元682年孙思邈无疾而终。《旧唐书》提到孙思邈“自注《老子》、《庄子》”,两书唐宋以来史志书目皆无著录,久已失传,故其关于道家思想的主张不得而知,唯蒙文通先生《晋唐老子古注四十家辑存》据赵秉文《老子集解》第六章“谷神不死”句,得孙思邈注佚文一条:“谷神,虚而灵者也。
《千金方》所有章节
© 2013-2022 古诗集 | 古诗词大全 诗词名句 古文典籍 文言文名篇 唐诗三百首 宋词精选 元曲精选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