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诗人: 白居易 王勃 王维 孟浩然 李白 杜甫 李商隐 | 宋代诗人: 辛弃疾 苏轼 柳永 李清照 王安石 欧阳修 | 清代诗人: 龚自珍 曹雪芹 钱谦益 纳兰性德 王国维

《千金方》小肠腑方·惊悸第六

朝代:唐代 作者:孙思邈

  (方二十三首)

  远志汤
  治心气虚惊悸善忘不进食补心方。

  远志 干姜 白术 桂心 黄 紫石英(各三两) 人参 茯苓 甘草 芎 茯神 当归 羌活 防风(各二两) 麦门冬 半夏(各四两) 五味子(二合) 大枣(十二枚)

  上十八味 咀,以水一斗三升煮取三升半,分五服,日三夜二。

  又方 治中风心气不足,惊悸言语谬误,恍惚愦愦,心烦闷耳鸣方。

  远志 黄 茯苓 甘草 芍药 当归 桂心(一方无) 麦门冬 人参(各二两) 附子(一上十二味 咀,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四升,每服八合,羸人服五合,日三夜一。

  茯神汤
  治风经五脏大虚惊悸安神定志方。

  茯神 防风(各三两) 人参 远志 甘草 龙骨 桂心 独活(各二两) 白术(一两)

  酸枣(一升) 细辛 干姜(各六两)

  上十二味 咀,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分三服。

  又方 治风虚满、颈项强、心气不定不能食方。

  茯神 麦门冬(各四两) 人参 远志 羌活 当归 甘草 紫石英 五味子(各一两)半夏 黄 防风(各三两) 酸枣(三升) 生姜(五两)

  上十四味 咀,以水一斗三升煮枣仁至一斗,去枣,纳余药煎取三升半,每服七合,日三夜二。

  补心汤
  治心气不足,病苦惊悸汗出心中烦闷短气,喜怒悲忧悉不自知,常苦咽喉痛,口唇黑,呕吐血,舌本强,不通水浆方。

  紫石英 人参 茯苓 远志 当归 茯神(深师作桂) 紫菀 甘草(各二两) 麦门冬(一升) 赤小豆(三合) 大枣(三十枚)

  上十一味 咀,以水一斗二升煮取三升,分三服。

  又方 治心气不足,多汗心烦,喜独语多梦不自觉,咽喉痛,时吐血,舌本强,水浆不通方。

  紫石英 人参 茯苓 桂心(各二两) 麦门冬(三两) 紫菀 甘草(各一两) 赤小豆(二十四枚) 大枣(七枚)

  上九味咀,以水八升煮取二升半,分三服,春夏服佳。

  又方 治奄奄忽忽朝瘥暮剧,惊悸,心中憧憧,胸满不下食,阴阳气衰,脾胃不磨,不欲闻人声,定志下气方。

  人参 茯苓 远志 甘草 枳实 当归 龙齿 桔梗(各三两) 半夏 桂心(各五两)黄?

  上十四味 咀,以水一斗二升先煮粳米五合,令熟去滓,纳诸药煮取四升,分服八合,日三夜二。

  又方 治心气不足,心痛惊恐方。

  远志 蒲黄(一方用菖蒲) 人参 茯苓(各四两)

  上四味 咀,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半,分三服。

  又方 治心气不足,腹背相引痛不能俯仰方。

  茯神 远志 黄芩 干地黄 麦门冬 石膏(各四两) 半夏 桂心 附子 生姜(各二两) 甘草 阿胶 糖(各一两) 大枣(三十枚)

  上十四味以十二味 咀,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纳糖及胶更煎取二升二合,分三服。(此方与前心虚实篇大补心汤相重,分两不同。)

  小定心汤
  治虚羸心气惊弱多魇方。

  茯苓(四两) 桂心(三两) 甘草 芍药 干姜 人参 远志(各二两) 大枣(十五枚)

  上八味 咀,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分四服,日三夜一。

  大定心汤
  治心气虚悸,恍惚多忘,或梦惊魇志少不足方。

  人参 茯苓 茯神 远志 赤石脂 龙骨 干姜 当归 甘草 白术 芍药 桂心 紫菀防风(各二两) 大枣(二十枚)

  上十五味 咀,以水一斗二升煮取三升半,分五服,日三夜二。

  治惊劳失志方∶

  甘草 桂心(各二两) 龙骨 防风 麦门冬 牡蛎 远志(各一两) 茯神(五两) 大枣(二十枚)

  上九味 咀,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分二服,相去如人行九里久再进。

  荆沥汤
  治心虚惊悸不定羸瘦病方。

  荆沥(三升) 茯神 白藓皮(各三两) 人参(二两) 白银(十两,以水一斗煮取二升)

  上五味 咀,以荆沥银汁中煮取一升四合,分三服,相去如人行十里久进一服。

  又方 荆沥(二升) 缓火煎取一升六合,分温四服,日三夜一。

  又方 单用荆沥煮服功力尤专。

  镇心汤
  治风虚劳冷,心气不足,善忘恐怖,神志不定方。

  防风 当归 大黄(各五分) 麦门冬(五两) 泽泻 大豆黄卷 白蔹(各四分) 菖蒲 人参 桔梗 远志 桂心 薯蓣 石膏(各三分) 干姜 茯苓 紫菀(各一两) 甘草 白术(各十分) 附子 茯神(各二两) 秦艽(六分) 粳米(半升) 大枣(十五枚)

  上二十四味 咀,以水一斗二升先煮粳米令熟去滓,纳诸药,煮取四升分服,日三夜一。(《翼》方不用粳米,蜜丸如梧子,酒服十丸,加至二十丸。)

  大镇心散
  治心虚惊悸,梦寐恐畏方。

  紫石英 茯苓 防风 人参 甘草 泽泻(各八分) 黄 白术 薯蓣 秦艽 白蔹(各六分) 麦门冬 当归(各五分) 桔梗 大豆黄卷 柏子仁 桂心 远志 大黄 石膏(各四分) 干姜 蜀椒 芍药 细辛(各三分)

  上二十四味治,下筛,酒服三方寸匕,日三。(一方无紫石英、茯苓、泽泻、干姜,有大枣?

  又方 治风虚心气惊弱恍惚失常,忽嗔恚悲志意不乐方。

  紫石英 白石英 朱砂 龙齿 干地黄(一本无) 人参 白术 茯苓 桂心 干姜 天雄

  上十五味治,下筛,酒服两方寸匕,日三。

  小镇心散
  治心气不足,虚悸恐畏,悲思恍惚,心神不定惕惕然惊者方。

  人参 白术 远志 附子 桂心 黄 细辛 干姜 干地黄 赤小豆 龙齿 防风 菖蒲(各二两) 茯苓(四两)

  上十四味治,下筛,酒服二方寸匕,日三。

  镇心丸
  治男子妇人虚损,梦寤惊悸或失精神,妇人赤白注漏或月水不利,风邪鬼疰,寒热往来,腹中积聚,忧恚结气诸病方。

  紫石英 茯苓 菖蒲 肉苁蓉 麦门冬 远志 大黄 当归 细辛 大豆黄卷 卷柏 干姜(各五分) 人参 丹参 防风 秦艽 泽泻(各六分) 柏子仁 芍药 石膏(各三分)乌头 桂心 桔梗 甘草 薯蓣 前胡 白蔹 铁精 银屑 牛黄(各二分) 白术 半夏(各三分) 虫(十二枚) 干地黄(十二分) 大枣(五十枚)

  上三十五味为末,蜜枣和捣五千杵,丸如梧子,酒服五丸,日三,加至二十丸。(一本无

  大镇心丸
  治同前,凡是心病悉主之方。

  干地黄(六分) 牛黄(五分,一用牛膝) 羌活 桂心 秦艽 芎 人参 远志 麦门冬 丹砂 阿胶 甘草 大黄 紫石英 银屑 白蔹 当归 干姜 防风(各八分) 杏仁 蜀椒(各五分) 泽泻 黄 大豆黄卷 茯苓 薯蓣 茯神 前胡 柏子仁 铁精(各五分)桑螵蛸(十?

  上三十二味为末,白蜜枣和丸,酒服七丸,日三,加至二十丸。

  小镇心丸
  治心气少弱,惊虚振悸,胸中逆气,魇梦参错谬忘恍惚方。

  紫石英 朱砂 茯神 银屑 雄黄 菖蒲 人参 桔梗 干姜 远志 甘草 当归 桂心(各二两) 防风 防己 细辛 铁精(各一两)

  上十七味为末,蜜丸,如大豆,饮服十丸,日三,加至二十丸。(一方有茯苓二分,为十

  定志小丸
  治心气不定,五脏不足,甚者忧愁悲伤不乐,忽忽善忘,朝瘥暮剧,暮瘥朝发狂眩方。

  人参 茯苓(各三两) 菖蒲 远志(各二两)

  上四味为末,蜜丸,如梧子大,饮服七丸,日三。加茯神为茯神丸散,服之亦佳。

  紫石英酒
  治久风虚冷,心气不足,或时惊怖方。

  紫石英(一斤) 钟乳 防风 远志 桂心(各四两) 麻黄 茯苓 白术 甘草(各三两)

  上九味 咀,以酒三斗春渍三日,每服四合,日三,亦可至醉,常令有酒气。

孙思邈简介

孙思邈
孙思邈(581-682),京兆华原(现陕西铜川市耀州区)人,唐代医药学家,被后人称为“药王”。公元581年出生于一个贫穷农民的家庭。他从小就聪明过人,受到老师的器重,长大后开始爱好道家老庄学说。由于当时社会动乱,孙思邈隐居陕西境内的秦岭太白山中,并渐渐获得了很高的声名。当时的朝廷下令征孙思邈为国子监博士,被他拒绝了。孙思邈在太白山研究道家经典,同时也博览众家医书,研究古人医疗方剂。他选择了"济世活人"作为他的终生事业,为了解中草药的特性,他走遍了深山老林。孙思邈还十分重视民间的医疗经验,不断积累走访,及时记录下来,终于完成了他的不朽著作《千金要方》。唐朝建立后,孙思邈开始接受朝廷的邀请,与政府合作开展医学活动。公元659年完成了世界上第一部国家药典《唐新本草》。公元682年孙思邈无疾而终。《旧唐书》提到孙思邈“自注《老子》、《庄子》”,两书唐宋以来史志书目皆无著录,久已失传,故其关于道家思想的主张不得而知,唯蒙文通先生《晋唐老子古注四十家辑存》据赵秉文《老子集解》第六章“谷神不死”句,得孙思邈注佚文一条:“谷神,虚而灵者也。
《千金方》所有章节
© 2013-2022 古诗集 | 古诗词大全 诗词名句 古文典籍 文言文名篇 唐诗三百首 宋词精选 元曲精选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