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诗人: 白居易 王勃 王维 孟浩然 李白 杜甫 李商隐 | 宋代诗人: 辛弃疾 苏轼 柳永 李清照 王安石 欧阳修 | 清代诗人: 龚自珍 曹雪芹 钱谦益 纳兰性德 王国维

脱脱

脱脱 脱脱(1314年-1355年),亦作托克托、脱脱帖木儿,蔑里乞氏,字大用,蒙古族蔑儿乞人,元朝末年政治家、军事家。元朝元统二年(1334年),任同知宣政院事,迁中政使、同知枢密院事、御史大夫、中书右丞相。至元六年(1340年)农历十月脱脱为中书右丞相,大改伯颜旧政,复科举取士。至正三年(即1343年),脱脱主编《辽史》、《宋史》、《金史》,任都总裁官。至正九年(1349年)农历闰七月,复出为中书左丞相,至正十年(1350年)农历四月,脱脱被任命为中书右丞相,发行新钞票“至正交钞”,并派贾鲁治理黄河,成绩斐然卓著,赢得水患灾民的民心,被赞誉为“贤相”。至正十一年(1351年)修黄河民工起义,镇压抗元红巾军。于至正十五年(1355年),革职流放云南,后被中书平章政事哈麻假传元惠宗诏令自尽。至正二十二年(1362年)昭雪复官。
脱脱相关资料

脱脱冤死案

脱脱对不能报答皇上的恩惠深表遗憾,但他还是服从诏书的决定,准备去淮安了。临走前,他安抚了那些激愤不已的将士,并将自己的盔甲和战马赠送给身边的将领,让他们各率所部,听从月阔察儿、雪雪等人的命令。有个副将叫哈剌答,听了脱脱的话,哭着说:丞相此行,我辈必死他人之手,今日宁死丞相前,说完,趁人不备,拔刀自刎而死。脱脱命人将哈剌答安葬,然后起身前往淮安。脱脱一走,包围高邮的元军大乱,张士诚趁机出击,元军大败,张士诚反败为胜,军威大振。这是脱脱被剥夺军权直接带来的严重后果。脱脱抵达淮安不久,诏书又到了,将脱脱迁往亦集乃路重新安置。亦集乃路就是今天所说的黑城,遗址位于今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达来呼布镇东南约35公里、纳林河东岸的荒漠中。

脱脱生平

脱脱(Toqtaqu),字大用,蒙古蔑儿乞部人。元仁宗延祐元年(1314)出生在一个地位显赫的贵族家庭里。伯父元朝大臣伯颜,元顺帝妥欢贴睦尔即位后任中书右丞相,独秉国政达八年之久;父马札儿台,仁宗以来即居要职,伯颜罢相后即任中书右丞相。脱脱的死使得他殚精竭虑修补元王朝统治的堤坝付诸东流,也成为元王朝走向崩溃灭亡的转折点。脱脱自幼养于伯父伯颜家中。稍长,就学于名儒吴直方。直方,字行可,婺江浦江(今属浙江)人,儒学素养很深,曾与方凤、谢翱、吴思齐等名儒交游过。后出游京师,任教于周王和世琜藩邸,和世琜出走后,改任上都路学正,脱脱父马札儿台对他的智谋大加赞赏,比之为诸葛孔明。于是延入府中教其子脱脱、也先帖木儿。吴直方是脱脱的启蒙教师,后来成为脱脱的心腹幕僚。

脱脱后裔

大同李氏,其后也。据清代《大同府志》记载:“元丞相脱脱墓,府东百二十里大王村,有碑记,大同李氏,其后也。”脱脱是元朝后期蒙古贵族集团中少见的有见识、有能力的宰相。《元史》本传称他:“功施社稷而不伐,位极人臣而不骄,轻货财,远声色,好贤礼士,皆出于天性。至于事君之际,始终不失臣节,虽古之有道之臣,何以过之。”用封建史家的标准来衡量,脱脱不失为善于治国的忠臣,但从历史发展的总体看,他虽然推行了一些有利于社会发展的措施,但终究不能挽救垂死没落的封建王朝,他的主要政治活动是徒劳的。中国历来有修前朝历史的传统,元朝建立以后,宋辽金三朝的历史一直没有正式编写过。至正三年三月,公元1343年,元顺帝诏修辽、金、宋三史,脱脱担任总裁官。

脱脱主要作为

第一,恢复科举取士制。脱脱出任中书右丞相后仅一个多月,即至元六年(1340)十二月,正式宣布恢复科举。这一举措对于笼络汉族士大夫,引导人们走读书入仕的道路,对于消除由于伯颜推行排儒政策而带来的民族隔阂心理,具有一定的作用。接着,脱脱大兴国子监,招收蒙古、色目、汉人三监生员达三千多人。第二,置宣文阁,开经筵,遴选儒臣以选讲。文宗天历二年(1329)曾创建奎章阁,一时精英荟萃,文采焕然。文宗卒后,伯颜弄权,奎章阁无人顾问,文士四散,一片凋零凄凉景象。脱脱执政后,立即改奎章阁为宣文阁,改艺文监为崇文监,由康里人巎巎董阁事。宣文阁主要任务是宫廷教育。宣文阁设立后,在经筵教育、修撰三史、翻译古籍、编撰史书等方面起了不少好作用。

脱脱人物贡献

文学任修三史总裁官时,他主修有《宋史》,其《艺文志》8卷,主要根据宋朝的《国史·艺文志》,删掉重复,补充未备之书,共著录宋代藏书9 818部,119 972卷。为记载宋代藏书情况及宋代著述的史志总目,但分类混乱,著录误差较多。在史志目录中“最称芜杂”。所著《宋史艺文志·序》,对宋一代国家藏书之事有总论性的论述,是研究宋代藏书史的重要文献之一。书法江南第一家(郑氏宗祠)白麟是郑义门祖上名号,淮公迁到浦江后,改原香岩溪为白鳞溪,示不忘本。元朝宰相脱脱亲书“白麟溪”三大字以立碑。据《义门郑氏祭祀薄》载:“白麟溪”石碑向立于崇义桥侧,年久失修,年久而损伤。乾隆十八年(1763年),将旧碑移至白麟溪桥头,靠祠砖砌。于原处再立新碑(现原碑已移至祠内陈列)。

© 2013-2022 古诗集 | 古诗词大全 诗词名句 古文典籍 文言文名篇 唐诗三百首 宋词精选 元曲精选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