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按语说:“敌势全胜,我不能战,则:必降;必和;必走。降则全败,和则半败,走则未败。未败者,胜之转机也。如宋毕再遇与金人对垒,度金兵至者日众,难与争锋。—夕拔营去,留旗帜于营,豫缚生羊悬之,置其前二足于鼓上,羊不堪悬,则足击鼓有声。金人不觉为空营,相持数日,乃觉,欲追之,则已远矣(《战略考》·南宋 )。可谓善走者矣!”敌军处于全面优势的态势,一方军对无法战胜敌人,只有投降、讲和或退却三条出路。投降就是彻底失败,求和属于半败,退却则未必失败。未必失败就有可能找到胜利的转机。如南宋将领毕再遇与金兵对垒,有一天晚上,他拔营撤退,旗帜照常留在营内,并预先把一些活羊吊起来,把它们的两只蹄子放在鼓面上。羊受不了倒悬的痛苦,挣扎中两只前蹄便频频击打在鼓面上发出响声-----悬羊击鼓。
译文全军退却避开强敌,以退为进灵机破敌,这样,同正常的兵法并不违背。注释①全师避敌:全军退却,避开强敌。 ②左次无咎,未失常也:语出《易经》·师卦。本卦六四,《象》辞:“左次无咎,未失常也。”是说军队在左边扎营,没有危险,(因为扎营或左边或右边,要依时情而定)并没有违背行军常道。参考资料:1、佚名.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47038.htm
走为上,指敌我力量的不利形势下,采取有计划的主动撤退,避开强敌,寻找战机,以退为进。这在谋略中也应是上策。三十六计里面“走”为上计,可见中国人对走的偏爱。古人早就知道走是保存实力、逃避危险的最好的办法,不然也就不会有溜之大吉、一走了之的说法了。 古今中外“走”的办法可以说是千奇百怪,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保全自己。有的人因出走而得势,有的人因出走而罹难,可见“走”这中间的学问是相当大的。在我方与敌方的较量中,如果我方处于劣势,硬拼,是以鸡蛋碰石头,没有生路;屈服,永远受制于他人,更不可能有生路。惹不起,躲着走,方是求生求存求复兴的上策。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三十年河东,四十年河西”,这叫“走着瞧”。曹操也可以说是跑得有声有色。
战场案例走为上,指敌我力量悬殊的不利形势下,”其实,中国战争史上,早就有“走为上”计运用得十分精彩的例子。春秋初期,楚国日益强盛,楚将子玉率师攻晋。楚国还胁迫陈、蔡、郑、许四个小国出兵,配合楚军作战。此时晋文公刚攻下依附楚国的曹国,明知晋楚之战迟早不可避免。子玉率部浩浩荡荡向曹国进发,晋文公闻讯,分析了形势。他对这次战争的胜败没有把握,楚强晋弱,其势汹汹,他决定暂时后退,避其锋芒。对外假意说道:“当年我被迫逃亡,楚国先君对我以礼相待。我曾与他有约定,将来如我返回晋国,愿意两国修好。如果迫不得已,两国交兵,我定先退避三舍。现在,子玉伐我,我当实行诺言,先退三舍。(古时一舍为三十里。)”他撤退九十里,已到晋国边界城濮,仗着临黄河,靠太行山,足以御敌。他已事先派人往秦国和齐国求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