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诗人: 白居易 王勃 王维 孟浩然 李白 杜甫 李商隐 | 宋代诗人: 辛弃疾 苏轼 柳永 李清照 王安石 欧阳修 | 清代诗人: 龚自珍 曹雪芹 钱谦益 纳兰性德 王国维

《针灸甲乙经》卷十·阴受病发痹第一(下)

朝代:两汉 作者:皇甫谧

  黄帝问曰∶痹或痛、或不痛、或不仁、或寒、或热、或燥、或湿者,其故何也?岐仁对曰∶痛者,其寒气多,有寒故痛。其不痛不仁者,病久入深,营卫之行涩,经络时疏,故不痛,皮肤不营;故不仁。其寒者,阳气少,阴气多,与病相益,故为寒。其热者,阳气多,阴气少,病气胜,阳乘阴,故为热。其多寒汗出而濡者,此其逢湿胜也。其阳气少,阴气盛,两气相感,故寒,汗出而濡也。夫痹在骨则重,在脉则凝而不流,在筋则屈而不伸,在肉则不仁,在皮则寒,故具此五者则不痛。凡痹之类,逢寒则急,逢热则纵。曰∶或有一脉生数十病者,或痛或痈,或热或痒,或痹或不仁,变化无有穷时,其故何也?曰∶此皆邪气之所生也。曰∶人有真气,有正气,有邪气,何谓也?曰∶真气者,所受于天,与水谷气并而充身者也。正气者,正风,从一方来,非虚风也。(《太素》云非灾风也。)邪气者虚风也。虚风之贼伤人也,其中人也深,不得自去。正风之中人也浅而自去,其气柔弱,不能伤真气,故自去。虚邪之中人也,凄索动形,起毫毛而发腠理,其入深,内薄于骨则为骨痹;薄于筋则为筋挛;薄于脉中则为血闭而不通,则为痈;薄于肉中,与卫气相搏,阳胜则为热,阴胜则为寒,寒则其气去,去则虚,虚则寒;薄于皮肤,其气外发,腠理开,毫毛摇气(一本作淫气)往来微行则为痒;气留而不去故为痹;卫气不去则为不仁。

  病在骨,骨重不可举,骨髓酸痛,寒气至,名曰骨痹。深者刺无伤脉肉为故,其道大小分,骨热病已止。病在筋,筋挛节痛,不可以行,名曰筋痹。刺筋上为故,刺分肉间,不可中骨,病起筋热,病已止。病在肌肤,肌肤尽痛,名曰肌痹,伤于寒湿。刺大分、小分,多发针而深之,以热为故,无伤筋骨,筋骨伤,痈发若变。诸分尽热,病已止。

  曰∶人身非衣寒也,中非有寒气也,寒从中生者何?曰∶是人多痹,阳气少而阴气多,故身寒如从水中出。曰∶人有身寒,汤火不能热也,浓衣不能温也,然不为冻栗,是为何病?曰∶是人者,素肾气胜,以水为事,太阳气衰,肾脂枯不长。一水不能胜两火。肾者水也。而主骨,肾不生则髓不能满,故寒甚至骨。所以不能冻栗者,肝一阳也,心二阳也,肾孤脏也,一水不能胜上二火,故不能冻栗,病名曰骨痹,是人当挛节。着痹不去,久寒不已,为肝痹(一作 痹)。骨痹举节不用而痛,汗注烦心,取三阴之经补之。厥痹者,厥气上及腹,取阴阳之络,视主病者,泻阳补阴经也。风痹注(《灵枢》作淫泺)病不可已者,足如履冰,时如入汤中,肢胫淫泺,烦心头痛,时呕时闷,眩已汗出,久则目眩,悲以喜怒,短气不乐,不出三年死。足髀不可举,侧而取之,在枢阖中,以员利针,大针不可。膝中痛,取犊鼻,以员利针,针发而间之,针大如 ,刺膝无疑。

  足不仁,刺风府。腰以下至足清不仁,不可以坐起,尻不举,腰俞主之。痹,会阴及太渊、消泺、照海主之。嗜卧,身体不能动摇,大温(一本作湿),三阳络主之。骨痹烦满,商丘主之。足下热关主之。痹,胫重,足跗不收,跟痛,巨虚下廉主之。胫痛,足缓失履,湿痹,足下热不能久立,条口主之。胫苕苕(一本作苦)痹,膝不能屈伸,不可以行,梁丘主之。膝寒痹不仁,不可屈伸,髀关主之。肤痛痿痹,外丘主之。膝外廉痛,不可屈伸,胫痹不仁,阳关主之。

  髀痹引膝股外廉痛,不仁,筋急,阳陵泉主之。寒气在分肉间痛,上下筋痹不仁,中渎主之。髀枢中痛不可举,以毫针寒留之,以月生死为 数,立已,长针亦可。腰胁相引急痛,髀筋 ,胫痛不可屈伸,痹不仁,环跳主之。风寒从足小指起,脉痹上下带,胸胁痛无常处,至阴主之。足大指搏伤,下车 地通背指端伤为筋痹,解溪主之。

皇甫谧简介

皇甫谧
皇甫谧(mì)(215年—282年),幼名静,字士安,自号玄晏先生。安定郡朝那县(今甘肃省灵台县)人,后徙居新安(今河南新安县)[1-2]  。三国西晋时期学者、医学家、史学家,东汉名将皇甫嵩曾孙。他一生以著述为业,后得风痹疾,犹手不释卷。晋武帝时累征不就,自表借书,武帝赐书一车。其著作《针灸甲乙经》是中国第一部针灸学的专著。其实,除此之外,他还编撰了《历代帝王世纪》、《高士传》、《逸士传》 、《列女传》、《元晏先生集》等书。在医学史和文学史上都负有盛名。在针灸学史上,占有很高的学术地位,并被誉为“针灸鼻祖”。挚虞、张轨等都为其门生。
《针灸甲乙经》所有章节
© 2013-2022 古诗集 | 古诗词大全 诗词名句 古文典籍 文言文名篇 唐诗三百首 宋词精选 元曲精选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