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怕你一生碌碌无为,却安慰自己平凡可贵
文/高太爷
马太效应:'凡有的,还要加倍给他叫他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
在我们生活圈周围,阶级固化已经成了路人皆知的关键词。生活及出生在底层的人们已经慢慢学会了接受,自觉或不自觉地,安于平淡的生活现状。
比如我认识一位年轻人,从小离乡背井,跟随外出打工的父母来到城市里生活、学习,但因为父母疏于管教,自律能力也不够强,早早就辍学在家当起了啃老族。如今长大了,工作算是有了着落,每月差不多能拿到3000左右,说实话,靠这点工资买房买车基本无望,要想娶个媳妇,也就指着父母出钱出力了。
但让人意外的是,他反而觉得自己这份工作非常好,平时没事就玩玩手机,到月底领领固定工资,逍遥自在,更没有欲望去学习一些高技术含量的手艺,因为他说:'人干嘛要活得这么累?'。
是的,人为什么要活得这么累,但安于现状难道就轻松了吗?
现实是,整个世界永远都是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马太效应。似乎寒门真的就难出贵子,越底层的人,仿佛就越安于现状、上升乏力。
但从心理学角度出发,人本主义学派认为,每个人的潜意识中一定存在某种奋斗的愿望,想要去改变自己并不完美的的现状。
01
那么,到底是什么导致了人会安于并不完美的现状,并且不愿意做出尝试与改变呢?
首先,我们必须了解他们安于现状的心理原因。
美国心理学家塞利格曼曾做过一个经典的动物实验,包含以下几个步骤。
步骤一、把一条狗关在一个带有通电装置的封闭笼子里,实验过程只有两个动作:拉铃,同时对狗进行电击。
步骤二、起初,电击的时候狗会拼命挣扎着想要逃出牢笼,但笼子永远是处于封闭状态的,狗的挣扎也并没有起到任何作用。
步骤三、多次重复上述实验行为之后,实验者在某次拉铃的同时,打开了笼子的大门,并且停止电击。结果奇怪的一幕出现了,狗不仅不逃跑,还出现了倒地呻吟和颤抖的现象,和每次电机时的表现非常类似。
以上实验现象,心理学家塞利格曼把它称为习得性无助。
我想,这才是底层人士安于现状真正的心理原因。一个非常残酷的事实是,底层出生的人会有更大的机会接触失败,并且只能被动承受失败带来的痛苦。
比如,他们想要追求某个心仪的女孩子时,结局往往会以失败而告终,因为他们没有足够的资本,给不起对方想要的生活;
比如,他们想要去做出改变,但没有足够的资源找到一条上升的渠道,也没有人能给予靠谱的建议与指导,自己闷头乱撞,被骗及失败的概率是非常大的。
虽然这么说很残酷,但多次重复失败之后,产生习得性无助的心理是必然现象。
因此,底层人士并不是天生就缺乏斗志,而是他们从心理上已经习惯了妥协与失败,失去了持续努力的动机和愿望。
更严重的是,失败的阴影可能永远笼罩在了他们的心里,表现出还没尝试新事物就开始害怕失败、畏首畏尾的情绪反应,形成严重的自我怀疑。
这种现象,并不是只有底层人士才有,在我们的生活周围,学生、职场人士、创业者,甚至是非常成功的精英,都有可能陷入习得性无助,这是心理学上非常经典的应激反应。
02
那么,我们究竟该如何摆脱习得性无助,在多次尝到失败的苦楚之后,还能持续去奋斗、努力,打破现状呢?
一、 正确归因
归因,指的是人类对某种现象的产生原因进行归纳的思维活动,是一种较为主观的认知,而习得性无助,本质上是一种负面的归因。
学习心理学对习得性无助的定义是:将成功归因为不可控因素,比如运气,将失败归因为相对持久的能力缺乏,认为即使尝试我也做不好。
与习得性无助相反,还有一种 '掌握定型'归因,即将成功归因为自己的能力和有效的努力,有一种'我能做'的信念,习得性无助和'掌握定型'是归因的两极,我们绝大多数人都处在其中的某个点上。
对于我们而言,要刻意练习归因,即向右端'掌握定型'靠拢,刻意练习将成功归因为能力,以及有效的努力,将失败归因为无效的努力,或者短期的能力不足。
【PS:这里必须提一下能力观,能力是发展变化的,还是固定不变的,对于培养正确的归因,必须培育理性、合理的能力的发展观】
了解了原理,操作起来就比较简单了。我们可以用列清单的方式,及时检查自己的归因模式,比如遇到一件不顺心或者失败的事情,事后复盘、记录自己的归因,当样本足够多了之后,你会逐渐了解自己的思维习惯了,据此,就可以进行必要的修正,把自己的归因模型从消极模式逐渐切换到积极模式。
二、 微成功
多米诺骨牌效应大家都很熟悉,讲的是一个微小的力量、一个察觉的不到的渐变,只要能持续积累,最后可能会发生强烈的变化,引起质变。
多米诺效应清晰展示了小改变撬动大变化,但我们总是对小改变不以为然,斯蒂芬盖斯在《微习惯》这本书中,清晰展示了小改变的力量。
斯蒂芬盖斯是一个又懒又胖的资深宅男,无数次尝试改变都半途而废,对改变不抱任何希望的他,给自己设定最低的目标,比如,想练肌肉,那就每天1个俯卧撑,想写一本书,那就每天写100字,这些微习惯,小坚持,给他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仅成为肌肉男,甚至还出了《微习惯》这本畅销书。
我们总是用静止的眼光看待事情,这会让我们犯下两个错误:
一是低估一件事的二级效应。比如早起,很多人对此嗤之以鼻,但很多人的改变就是从早起开始,因为早起,不仅仅是起床时间的变化,这也是一个小挑战,一个小自律,每一次成功早起,都会强化自己是一个自律的人,慢慢地,自律会呈指数型增长,带来整个生活的连锁改变。
二是低估一件事的时间效应。就如同每天写100字,一年就有三万多字,尤其关键的是,当我们每天毫无压力完成100字后,会忍不住再写100字,再写100字,这是轻松状态的想去写,而非不得不写。
对于很多习得性无助者而言,设定一个小目标,培养一个微习惯,是非常好的开始,目标太大,只会加深你的无助感,这样,打再多的鸡血也没用。
【PS:当然,如果你在某个领域有较高的自我效能,那制定目标就要高一点,最好超出一点个人能力,以上介绍的是习得性无助领域,是较低自我效能感的领域。】
三、有效强化刺激
其实从心理学分析,习得性无助也是一种经典的巴普洛夫条件反射。从它的形成因素来看,具有习得性无助心理的人们已经对新的挑战与陌生环境产生了畏惧的心理,要打破这种障碍,也可以建立新的条件反射链。
强化刺激,就是一种建立条件反射链的有效方式。在《不抱怨的世界》一书中,作者威尔鲍温提出了一种强化刺激工具:不抱怨手环。
它的使用方法是,只要你在任何时刻产生了抱怨的情绪,那么你就必须换一个手佩戴不抱怨手环,每天记录更换手环的次数,以此形成一种心理暗示:更换手环的次数越多,就越意味着失败。
这就是负强化刺激,帮助你逐步减少抱怨的次数,最后形成新的条件反射链,成就一个永不抱怨的自己。
以上。虽然习得性无助是一种很常见的心理现象,大部分人也或多或少都经历过这种心理状态。但事实上,人的潜能是非常强大的,具有自我修复、自我激励的本能,因此我们只要能够按照正确的方法与道路,踏出行动的第一步,习得性无助其实是很容易被战胜的。
记住,方法永远只是在你前方的那一扇门,你需要自己走过去、打开它,才有可能找到自己预期的那个目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