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诗人: 白居易 王勃 王维 孟浩然 李白 杜甫 李商隐 | 宋代诗人: 辛弃疾 苏轼 柳永 李清照 王安石 欧阳修 | 清代诗人: 龚自珍 曹雪芹 钱谦益 纳兰性德 王国维

我们都曾迷茫无助,我们终将所向披靡

发表于2017-09-12 09:10 阅读(1)

我们都曾迷茫无助,我们终将所向披靡

前天,一个学妹跟我微信聊了半宿,把我鱼尾纹都快聊出来了。

  起因是她在朋友圈发了张自拍,配文:“马上要毕业了,好迷茫呀~”

  在“口红是那个色号?”、“大美妞么么哒”、“皮肤越来越好了”一堆留言中,由于我的留言独特而有深度,大半夜敷着面膜的她,看完后表示,分分钟想拿刀来砍了我——

  “迷茫了?恭喜呀!”

  经历了长达三个多小时的深度交流后,我们最终达成了一个完美的共识,那就是,迷茫绝对是件好事!

  为什么迷茫是件好事?

  从小到大,父母与老师不断地跟我们说,好好学习,别贪玩,考个好大学。

  上了大学,父母与老师又不断跟我们讲,好好学习,别挂科,拿到毕业证。

  道路清晰,目标明确,方法可行。

  然而,从毕业走出校园开始,以往的这种确定性就被彻底打破了,过去所有的游戏规则似乎都不适用了,分数,不一定能决定你的成绩,专业,不一定能决定你的工作,努力,不一定能决定你的成就。

  忽然之间,我们进入了前所未有的不确定状态,我们才开始意识到,想象中的自己与现实中的自己,存在着很大的差异,甚至是差距。

  紧张、困惑与犹疑开始袭来,我们不安而又恐惧,害怕浪费时间走了弯路,在未来被同龄人们远远甩落,人到中年还一事无成,一不小心变成混日子的loser。

  在某种程度上,迷茫就是我们人生中反复遭遇的精神危机,它让你不得不开始像一个成年人,那样独立、自主地思考——自我、理想与现实,工作、爱情与生活。

  心理角色上的成长,是从你感到迷茫开始的。

  这两天,我采访了20个已经毕业3-5年的同龄人,将他们关于如何成功度过职业初期的迷茫期的思考与经验,写了出来。

  如果你是一个即将毕业的学生,或者刚参加工作不久的职场新手,如果你对当下的职业生涯感到了迷茫与无助,不妨看看以下这些经验与建议,或许可以帮助你成功度过这段二十多岁的迷茫期,让你在未来少走一些弯路。

  毕竟,这些经验,是他们在无数次跌打滚爬中走出来的一条血路。

  01

  结合优劣势,明确热情所在


  “怎样知道自己的选择是否正确?”

  一个最令我印象深刻的答案是,“即使你失败了也不觉得后悔,那就是正确的选择。”

  那么,如何才能做出正确的选择,保证在未来三五年,乃至一生都不会后悔呢?

  答案是,明确内心热爱所在,并结合自己的优劣势来判断。

  M是当年我们班最快找到的工作的学生之一。说来也奇怪,我们学的是跟教育八竿子打不着边的经济,周围的同学都一窝蜂地往投行、金融机构挤。

  M却是我们系的一股清流,每天翻着《经济学人》,听着《生活大爆炸》,就当我们以为她要走学术GEEK路线时,她却去了某重点高中,成了一名英语老师。

  M说,知道自己不是搞金融的那块料,什么报表啊、估值啊,听着就头大,所以毕业压根没考虑过专业相关的工作——“我已经错了四年了,才不想再错下去。”

  毕业时,每十个人中你至少能听到五个说“我不喜欢本专业”“我很迷茫!”所以,我们当时根本没把她的话当会儿事儿。

  可大部分人,也就只限于说说而已,毕竟,因为他们只知道自己不想要什么,却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M不是大部分人,在找工作这条道路上,她有个简单而又高效的逻辑——将自己热爱变成工作,如果没有热爱,就退而求其次,将擅长变为工作。

  老实说,M一开始也是懵逼的,不知道自己适合做啥。反正是不喜欢金融了,那就其他的都试试看吧,什么HR、策划、商务、行政,她都实习过,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始终没有特别‘燃’的感觉。

  既然没有找到自己很喜欢的,那就从自己擅长的东西出发吧,M是这么想的。

  于是从幼儿园手工课获得了两朵小红花,到一个月内211超神0死亡的LOL战绩,M苦思冥想了数日,终于想到一个可以与工作结合优势,那就是英语。

  M曾经在大学时做过一年英语家教,当时不仅学生家长反馈很好,M的成就感也是爆棚,因为M的那个学生,3个月内,英语提升了四五十分。

  M这才发现,原来除了考试,自己还有讲课的天赋。在学生家长不断的正向反馈中,M的自信心与成就感就这样成长起来了。

  有人因为热爱而擅长,也有人因为擅长而热爱。对于工作而言,这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两年后,M跟朋友出来创业,成立了一家小型的英语培训公司,干的风生水起,让人好生羡慕。

  02

  搜集信息


  除了找不着方向,这种“失心疯”式的迷茫,还有一种“肌无力”式的迷茫,就是尽管明确方向,但却总觉得无处使劲,无从着手,就像一个口渴的重症肌无力患者,明明想拿桌子上的矿泉水,却怎么都使不出来力气。

  前两年,产品经理特别火,一个立志于投身互联网浪潮的学弟跑来跟我吐槽,说自己投了好多简历,可在笔试阶段就被刷了下来。

  “你说,我也不比别人差啊,但吃了不是科班出身的亏,那些竞品分析的题,我都不知道怎么答。”

  我没控制住,白眼当场翻了过来。

  好多人总把自己的失败,尤其是求职上的失败,归结为性别歧视、专业不对口、学校不好……这类现象可能在一些传统行业的确存在,但在互联网行业,绝对不是你被刷掉的主要因素!

  但凡已经工作一两年的朋友,都有这种感触,社会是一个主要靠资源与能力,而非看学历与专业的地方。

  我们见过太多的职场牛人,可能出身草根,甚至根本没有大学学历,我们也见过太多曾经在学校叱咤风云的人物,出了社会,却沦为庸众,再没能发出一点声响。

  很多人觉得,在学校考试前靠着老师划重点和熬夜复习,取得的高分就代表了自己有学习能力;在学校不同的社团、专业都认识一些人,就代表了自己有良好的交际能力;而偶尔失个恋、吵个架、面试投稿被拒后,仍然能乐观以对,这就代表了自己有良好的抗压能力。

  可以说,至少有百分之八十的年轻人,都不明白“能力”这个词,在社会以及职场上的含义。

  要明白能力的含义,首先就要树立“资源”意识,

  什么是资源?有人说美貌是资源,有人说财富是资源,有人说人脉是资源,但抽象出其中的共同性,你会发现,所谓的资源,其实就是信息。那些能够帮助你做出判断、选择,乃至提供解决问题方式的信息,就是我们所掌握的全部资源。

  什么是能力?能够灵活的利用手头上的资源,去实现已定的目标,就是能力。

  在面对这种全新的领域时,所有人都必然会陷入一种信息上的黑洞。信息与体验的缺失,让你无法了解这个事件的真实情况,也就无法做出判决与决策。

  于是,“无力”感与“迷茫”就随之产生,就好像能见度50米的雾霾天,走在一条陌生的道路上,你无法知道前面有几个红绿灯,是否有车驶来,自己是该停下,还是该转弯。

  很多人都和我那个应聘产品经理的学弟一样,因为信息资源的匮乏与缺失,根本无法真正认识到自己的问题所在,只能片面与主观地把问题归结为“专业不对口”、“学校不够好”、“竞争压力大”等外部问题上。

  对此我只想说,“别找借口了!你连最基础的信息都没搜集好,还谈什么笔试面试!”

  如果我学弟事先对产品经理有一个深度的了解,搜集过相关的大量信息,他就一定会知道,产品经理这个职位,其实根本没有专业对口这一说。事实上,在整个互联网行业,专业不对口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

  而产品经理笔试中常见的竞品分析,并不是多么高深的问题,只要提前准备练习,多看看相关的论坛与前人经验,一般人都没有太大问题。我见过太多跟计算机完全不沾边的专业,心理学、社会学、中文、会计……他们在产品经理这个职位上都做的非常好。可见,专业并非决定因素。

  生活的现实之处在于,它永远不会只为你设置一道关卡。你有了方向,你还得有GPS,才能准确抵达目的地。信息就是我们这个时代的GPS,一个没有信息搜集能力的学生,绝对是一个不合格的毕业生。

  03

  学会借力


  还有一种与搜集筛选信息同样重要的能力,叫做借力。

  有个故事讲,一个小男孩在院子里搬石头,但是石头太重,不管孩子多努力,他最终也没能搬起来。小男孩告诉父亲自己已经尽力了,父亲却不认同。因为在这个过程中,父亲一直站在旁边,而男孩并没有请求父亲帮助。

  一个人的时间、精力、能力总是有限的,要最大程度上提升信息利用率,就需要我们学会借力,完全靠自己的努力来获取成功,很多时候要艰难得多。而学会整合自己身边的信息资源,学会借力,则会达到意向不到的效果。

  很多时候,借力能帮助我们省时省力。

  大学有一个读理工科的男同学,长发帅哥,一身文艺细菌,不是谈叔本华就是讲柏拉图,大三时,突然宣布要投身艺术,准备考北影的导演系研究生。不顾我们一副黑人问号脸,与老师略带无奈地笑容,他开始认真准备北影的考试。

  不同于别人只是在网上默默看消息,查资料,大三时他直接跑去北影的复试现场,认识了不少北影导演系的研究生与准研究生。从他们那儿获得了笔试与面试的第一手资料,以及不少过来人的经验与方法。

  最后他成功地考入了北影,成为了学校的一个传说。

  有时候,借力能帮助我们达到力不从心之地。

  你去面试,面试官会问你一堆问题,但同样的,在这一问一答的过程中,你也可以跟他了解许多你自己无法查到的信息,比如说,你应聘的职位的具体工作内容,你所在部门与其他部门的关系,你的直系领导是什么样性格的人,你的薪酬福利水平……

  会借力的人更有前途,因为他们不仅擅长抓住机遇,更懂得如何制造机遇。

  你会发现,生活中那些聪明努力、野心勃勃的年轻人,往往是会借力的好手,他们似乎天生就懂得如何将生活中的偶然变为契机,让自己跳得更远。

  我的前领导曾遇到过一个这样的学生,北清毕业,对未来有着清晰的规划,想要进入国内最顶级的投资机构工作。虽然自身十分优秀,但这类机构竞争激烈,除了北清的同学,还有大批国外顶尖高校的毕业生挤着进去,以她自身条件而言,一没背景,二没人脉,希望其实并不大。

  大二时,她经过同学介绍认识我前领导,一个在互联网行业有着一定人脉基础的市场总监。当时,领导仅跟她有一面之缘,且公司并不需要实习生,她却主动要求过来,无偿“帮忙”。

  实习了两个月左右,借公司平台与活动,她接触到了不少投资机构,于是主动要求领导引荐,认识了某个投资机构的负责人。由于个人能力也很强,领导也乐于推荐,后来毕业了,她顺利进入了该投资机构工作。

  人生的许多机缘,看似巧合,其实往往是借力之效。借力不仅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勇气,一种智慧。

  所谓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只会尽力,可能事倍功半,但学会借力,能让你事半功倍!

  我们都曾以为毕业是一场结束与告别,殊不知,毕业,只是另一场学习旅程的开始,甚至比高考来的更加残酷与现实,这场旅程,叫工作,也叫生活。

  我们毕业,我们脱离象牙塔,我们工作,我们变成社会人,我们从曾经的一迈豪情,到现在的一脸懵逼,我们从曾经的一腔壮志,到如今的一地鸡毛。

  但你要相信,一旦你度过了这几年,一旦你适应了新的学习规则,一旦你提炼了自己的学习方法,一切都会好起来。

  你要相信,我们都曾迷茫无助,我们终将所向披靡。 
© 2013-2022 古诗集 | 古诗词大全 诗词名句 古文典籍 文言文名篇 唐诗三百首 宋词精选 元曲精选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