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轶草”与谏官薛令之
被收录《全唐诗》的《唐明皇命吟屈轶草》一诗,为后世所流传,这也是薛令之在及第后,作为一名谏官、最展抱负时期的写照。
在唐朝,中进士的人是不会马上获得官职的,能为官的多是经过历练,才能入朝为官。显然,从后世的记载中,我们看到,薛令之很快通过历练获得官职。薛令之进士及第后,被任命为右庶子,是东宫僚属,官至四品。在薛令之及第的8年里,李唐王朝经历了6次宫廷政变。
开元之初(713年),李隆基即位之初,从谏如流,薛令之颇得重用,被提升为左补阙。他庆幸自己遇到了明君,可以一展他少年时立下的志愿。据研究过唐制的专业人士称,在唐朝设左右谏议大夫,左右补阙,均为谏臣。谏臣可以规谏皇帝、纠正朝政,还有弹劾百官的权力。
薛令之的诗写得很好,有一日,唐玄宗命其作一首“吟屈轶草”的诗,似乎有意在朝臣中倡导一种敢于谏诤的氛围。相传屈轶草是一种能指出奸佞的草,又名“指佞草”,其实就是谏官的象征。薛令之便以“屈轶草”的特性为诗眼,直抒胸意,表达了谏臣的忠诚、正直的品格。特别是诗中“纶言为草芥,臣为国家珍。”一句为后世所传颂。这句话的表面意思是:皇帝的声音被视为草芥,臣子才是国家的珍宝。据有关学者称,这一句话其实是记载薛令之与唐玄宗关于“屈轶草”的对话,这足以体现当时唐玄宗从谏如流,薛令之备受重用,及君臣间融洽的氛围。
东宫题诗彰现一代廉臣
除了“屈轶草”一诗外,薛令之的《自悼》一诗,也流传千古,成为清贫、廉洁人士的写照。这里还有一段小故事。
开元中期,薛令之已身为左补阙兼太子侍讲。此时的唐玄宗,已不再勤于纳谏,其实身为左补阙的薛令之谏路已绝。据有关史料记载,当时李林甫为相,专权误国,朝野怨声载道,而太子李亨与李林甫不和。因此,东宫官员备受排挤。对于李林甫的作为,薛令之十分愤慨。
有一次,薛令之在东宫墙上题诗,名为《自悼》。诗中写道,连苜蓿这种马吃的饲料,都把它当作蔬菜摆上桌。以表示对李林甫专权下东宫生活的不满。后世,有学者把此作为薛令之廉洁生活的写照。
《资治通鉴》有载,唐玄宗一次偶入东宫,看到此诗大为不满,以为是在讽刺他,便很不愉快挥笔在诗旁写下了:“啄木嘴距长,凤凤毛羽短。若嫌松桂寒,任逐桑榆暖。”还“复题”四个字———“听自安者!”此后,薛令之对官场心灰意冷,借口有病,要求辞官返乡。
薛令之两袖清风,“徒步”回乡。人们都难以想像,一个在朝为官30多年的人,竟然没有留任何金银珠宝。他把清廉、多才的名声留在了京城。
皇帝赐“廉”为村名
两袖清风,归隐乡里的薛令之一贫如洗,他的生活十分窘困。
据说,薛令之告老还乡后,唐玄宗有些后悔,在京城常打听薛令之的生活情况。当听说他家庭贫困时,便下诏让长溪县资助他。薛令之从来都是酌量领取,从来都不多拿。
至德元年(756年)7月,唐肃宗即位之后,思念薛令之师生之谊,可薛令之已经去世。相传,薛令之去世时,家徒四壁,什么财产都没有。
唐肃宗感念恩师的清廉,特敕封薛令之所居的村为“廉村”、溪为“廉溪”、岭为“廉岭”,以表彰他的一生清廉。从此一代廉臣薛令之的声名,便代代相传。他的故事,也随着他的声名,流传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