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圣达之人或隐或显,喜欢晦光韬迹,莫辨智愚。鱼龙同池,鱼知道何时龙将飞去?当时和傅说一起打工的人,知道他日后会腾达吗?可是当他遇到殷朝武丁的赏识以后,不是成为了国家的栋梁,气冲斗牛吗?伊尹据说是生于桑树间的,来历不明,寄养在厨房师傅那里,长大以后也能辅佐殷朝啊!当太子当皇帝以后道德败坏,伊尹照样把他禁闭在铜宫中,自己毫无愧色担当起摄政的责任。三年以后,太子改邪归正,伊尹又重新立他为帝,而自己仍旧发誓担负辅翼的角色。这是件多么脍炙人口的事情,留下了万古英名。当时运太背的时候,孔夫子也是没有办法的。凤凰的巢穴也会颠覆,麒麟也不到来,喝水都塞牙。小人蒙蔽君王,就像龟山的阴影蒙蔽鲁国一样,有才无权位,能起什么作用呢?还不如归来,隐居山林,等待时机。注释1、南陵:唐县名,在今安徽南陵。
此诗作于公元754年(天宝十三年),为安史之乱的一年。此年春天,李白游于金陵。五月,至扬州。青年诗人魏万千里追寻李白而至,相见甚欢,又一同返金陵。李白把自己身边的诗文全部交给魏万,嘱咐魏万编集。随后,李白闻说日本友人晁衡回国途中遇难,感伤地作诗哀悼。之后,李白周游南陵、秋浦、青阳、泾县,登九华山。这首诗即是作者在南陵游玩时所作。参考资料:1、安旗,薛天纬.李白年谱.济南:齐鲁书社,1982:87、892、郭谦.盛唐十大诗人交往史录.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李白这首长诗,主要以三位古代圣贤的事迹构作而成。诗人借古抒怀、以典述志,明晰地表达出诗人仕途“穷达”观,含蓄地透露出诗人晚年的悲愁幽恨。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是一般尤为仕人遵奉的信条,李白亦不例外。这首诗中以傅说和伊尹两典来写“达”。要“达”,一要仕人必须是一个人才,是池中之“龙”,要发圣贤之光,怀圣贤之德,具“佐皇极”之才能;要“达”,二要君主必须慧眼识贤才。殷高宗思贤若渴,梦得圣人,遍访天下,终于在从事筑墙劳动的努力中找到了贤相傅说;伊尹不过是商汤妻有莘氏的奴隶,又当过厨子,商汤却不嫌其地位低贱,委以相位。这样,“达”者就能“兼济天下”,一展宏图。殷商时期不被人理解的傅说曾运筹帷幄,大兴殷室,死后亦化为天上星宿,他确是古来圣贤璀璨星群中的佼佼者。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