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诗人: 白居易 王勃 王维 孟浩然 李白 杜甫 李商隐 | 宋代诗人: 辛弃疾 苏轼 柳永 李清照 王安石 欧阳修 | 清代诗人: 龚自珍 曹雪芹 钱谦益 纳兰性德 王国维

我看见了一个水中的桃源/ 和一个隔世的春天

作者:admin 发表于2022-01-28 09:58 阅读(0)

我看见了一个水中的桃源/ 和一个隔世的春天

 黄文庆读诗

 ◎     去看红蓼
          梁明院
 
傍晚撑了伞去看
河边无钓,河上也不见渔父
芦苇花前天还有的青色
在风中已经褪去
我是沿着岸线走的
不在渡头
但河岸已胭红如潮
正向水中洇渗
我看见了一个水中的桃源
和一个隔世的春天
 
 
 
点评:梁明院是深得昆曲和丹青妙趣的人,红蓼就是一出旦本里的主角、就是一幅米点水墨里的神睛。你看,诗一开始,打伞的诗人走进了迷梦般的烟雨里,为诗歌营造了形而上的氛围。接着对红蓼出现的背景做了速写,一条河上,无钓者,也无罾者,唯有褪去了青色的苇花白茫茫。这种描写,对红蓼所在的舞台背景作了纯化,形成张力,使主角红蓼呼之欲出。接下来,诗人的笔曲径通幽,显得节制,宕开一笔,写其沿着岸线,走过渡口。这种继续延迟主角出场的魔法,将读者的期待值升到至高,然后红蓼才惊艳而出。红蓼果然绝尘,“胭红如潮,正向水中洇渗”,寥寥两笔,传神晕染,动态的红蓼便极为妖冶,惊心勾魂。如果此诗意境的勾画到此为止,已经很不错了,可是,诗人的魔笔继续演绎,将诗意推至更高层次——一笔“水中桃源”,红蓼之红和桃花之红对接,巧妙地“用典”,恍惚、缥缈、玄幻地升华了意境,让人瞬间迷醉;一笔“隔世的春天”,秋景和春景混淆,有岑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神趣,仿佛红蓼是秋天背面灼灼桃花的隐现,是聊斋妖女或幻界红拂隔世而来。这两笔的晕染,使全诗的思想意义极大提升,扩展和深化了其审美意境。到此戛然而止,余音不绝。
 
 
 
◎    这场雨
       梁明院
 
从前天晚上就开始下了
不紧不慢
凌晨的时候,趁人未醒
最前面的雨脚应已抵达你那里
和你们的雨相谈甚欢
它们,在这个秋天
像创世纪创造了第六种地形——
雨原
那匹在山里留着时尚发型的灰白马
一路啃食雨草
还有两只如雪的鸥鹭
无扰地啄食雨粒
 
 
 
点评:此诗之神来之笔表现在三点上。第一,拟人地写此地的秋雨去找远方彼地的秋雨,写出了秋雨的无限深情;第二,臆造出“雨原”之境,将实景幻化为虚境,意味无穷。第三,被纯化的天地间出现了啃食雨草之马,或出现了啄食雨粒之鹭,画面感极强,以景结情,耐人咀嚼。
秋雨,是人们写之又写的题材,只有神手诗人才能绝处逢生,梁明院轻易就做到了。
诗作者简介
 
         梁明院,江苏扬州人。
© 2013-2022 古诗集 | 古诗词大全 诗词名句 古文典籍 文言文名篇 唐诗三百首 宋词精选 元曲精选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