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峡谷。历经亿万年的巨变与沉淀,坚韧、生命、抗争、死亡、沉静
作者:admin 发表于2022-01-22 18:15 阅读(1)
大峡谷。历经亿万年的巨变与沉淀,坚韧、生命、抗争、死亡、沉静,所有的人类能想象的不能想象的,大峡谷都能包罗,作为红尘中的凡夫俗子,我深深为大峡谷所震撼,写大峡谷,能让我奋起能让我低头审视自己的渺小与无奈。
-------- 熊亮
大峡谷,你是无数次轮回而不灭的金刚,你是擎起山河的上古英雄儿郎,你哦,就是奔腾的骏马就是遨游九天的神龙.
天高地迥,你任意驰骋,金戈铁马,激流不息。
多少词语,在你面前失色,连高山连峭壁,都是哑然。我侧耳,群峰也在侧耳,听见了你的胸膛轰然的呼吸,带着山野的雄浑的呼吸,向上,向上。
不曾停滞哦,不曾哭泣,亿万斯年的英雄。
顶峰那座天然佛像,可是你的心灵映照?
磅礴的峡谷曲线,是你纵横疆场的长鞭吗?
天空见证了你的崛起,曾经鬼斧神工的开天辟地,至今老天也不敢惊扰你的梦境。
男子汉的气魄,大西南的伟岸,都在峡谷中乘着南江的明月,被一堆篝火点燃。
酒歌唱起来,筋骨在火堆旁舞蹈。
星辰亮起来,诗章在九天翱翔。
大峡谷,你穿行南江,你萦绕我的梦乡。
---熊亮长篇散文诗《大峡谷》(节选)
我们都在努力奔跑,我们都是追梦人
最大限度发掘和建构大峡谷的“不在而在”
——熊亮长篇散文诗新作《大峡谷》刍议
潘志远
“不在而在”是海德格尔《存在主义》一书中一个著名的论断。它说的是人生,是死。“死”相对于“生”,总是“不在而在”的,它有着无限的可能,也有着必然的趋势。所以他又有“向死而在”的论断,从某种意义上说,死是另一种生,只有“死”才能赋予“生”永恒和永恒的意义。“生”是随时随地,不断化灭,所以一个“生”必然是一个“生”的“死”,一个“死”也必然一个“死”的“生”。这有些玄,也有些拗口,其精奥在佛、禅、哲学中普遍存在,对常人则有些博大精深和耗损脑细胞,暂不多言。
我此文要说的“不在而在”,是一种衍生和引申,是偷换概念。任何一物都有它的“不在而在”,不是死,而是它的对应,无限多的虚拟对应。但需要发掘,更需要呈展,且因时因地因人因心境而变,也有个性和高下优劣的区分。或者说任何一物的“不在而在”本来就存在着,只是被遮蔽了,他物或者自我,更多的是自我。不是缺少发掘,而是即便有发掘,却找不到与之对应的恰到好处的言说。熊亮长篇散文诗新作《大峡谷》完成的就是这样的发掘和言说。“最大限度”是一个逻辑的量,是我对他发掘和言说的判断和定位,当然是相对的。
49节是一个什么概念,奇数,奇数为阳,七的倍数,代表极大和圆满。作者开篇有一段文字,像是对大峡谷的定义,也像是散文诗的题记或短序,或兼而有之。“亿万年巨变与沉淀,所有人类能想象不能想象的,大峡谷都包容”,就宣言了大峡谷的无限丰富的“不在而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