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 境 求 生
作者:admin 发表于2022-01-18 20:14 阅读(0)
逆 境 求 生
逆 境 求 生
文/万先觉(四川)
像我们这种家庭出身的人,从小就像圈养的牲口一样,在一个很小的圈子里吃喝拉撒,根本不知外面的世界是什么样?加之特殊原因,亲戚来往也很少,更没有朋友指点迷津。只得每天规规矩矩按照队长的安排在生产队里“面朝黄土背朝天,背起太阳过西山!”
但是,我又总想改变自己的命运,改变艰难的生活。我认为:既然是人,就该活得有点意义?应该有点作为,让自己的生活过得好点的同时,也该给社会作点贡献?留下游丝样的痕迹,才不枉来人世一趟。如果永远就像现在这样活着与动物有啥区别。反复思量后认为,作为受歧视的我,并无其他可行的路子可走,只有努力认真地学点农业技术,有了知识和本事,尽力排除困难和干扰,做好我地里的庄稼,才是没有出路的唯一出路。
于是我就利用劳动之余,首先找些有关农业知识的书籍来看。由于我只断断续续读了小学四年书,多年来又很少时间看书,有不少字都不认识了,有很多的内容根本看不懂,有时就找来字典学着对照查找答案,反复琢磨,虽然能弄懂一点点,也觉得很高兴,逐步激起了我学习的兴趣,坚定了在劳动之余学习知识的决心。晚上别人都早已进入梦乡的时候,我还偷着点起煤油灯看书。
随着知识的逐渐积累,我又陆续买些由浅入深的书籍来学习,如《看云识天气》、《天气谚语》、《农村谚语》、《农业气象学》、《天气学》、《昆虫学》、《农作物病虫害的防治》、北京农业大学出版的《农作物栽培各论》,其中包括《粮食作物栽培各论》、《油料作物栽培各论》、《水果浆果栽培各论》、《昆虫的防治》、山东省花生研究所出版的《花生栽培与利用》等各种有关农业方面的书籍来认真阅读。
随后包产到组、包产到户以后,我每年都订阅了《中国农业科技通讯》、《四川农业科技》等十多种农科杂志。八十年代初,我又报读了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举办的《中央农业技术广播学校》。虽然因我不懂物理化学里“弯腰格扭”的文字和家里的农活太多未参加毕业考试,但我还是坚持学了一些能帮助种庄稼的知识。
当然,我也曾喜欢看一些小说、散文、诗歌和剧本,如: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屠格涅夫的《苦难的历程》,肖洛霍夫的《静静的顿河》、奥斯特罗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艾捷尔的《牛虻》,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泰戈尔的《园丁集》、《飞乌集》、《摩克多特拉》,郭沫若的剧本《堂棣之花》、《屈原》,关汉卿的剧本《窦娥冤》,以及一些中外名著和各类小说等等。后因觉得看这些书太耽误劳动和休息时间,影响了我学习钻研农技知识,就很少再看此类书籍了。
在我买不起收音机的年代,无法了解天气信息,平时就在家安置了“干湿球温度计”,每天三个时间从未间断记录天气达十多年之久。如果我不在家,都会让家人帮我记录。我又将记录的天气情况绘制成日座标、月座标和年座标图,作为一目了然的资料,我还到彭县气象站查阅气象资料以作参考,便于掌握我地的气象规律;
另外,还自制一些测天气的简易仪器,养殖一些能感应天气变化、如蚂蝗之类的小动物;还随时观察动物的活动情况,如蚂蚁搬家走向、燕子、蜻蜓飞翔的高低,鸡歇窝的早迟等;
我还对照书本知识,学会了识别各种云的名称,知道云有四大类和它们对天气变化的影响,经常观察积雨云的上升状况和颜色变化,预示会有什么样的天气出现,观察雨层云的厚度、运行方向和速度,卷层云的高低和形状变化对天气的影响;
我还经常向有经验的老农民学习观察天气,与他们一起开展预测天气的竞赛;还收集了有关我地的天气谚语、农事农村谚语近千条,并在实践中加以验证,去伪存真进行修改整理作好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