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以《虚战》为题,旨在阐述在敌我力量对比上,我处于势虚力弱的情况下,如何摆脱被动、争取主动的问题。它认为,在对敌作战中,如果我军力量虚弱,则应以“示形”之法伪装成力量充实雄厚的样子,使敌人摸不透我军的真实情况,它就不敢轻率进攻我。那么,我就可以保全实力,伺机再战了。力量虚弱而“伪示以实形”,实际上是一种以假乱真、迷惑敌人的方法,这在古代战争中,常常是处于弱军一方,用以保存自己、待机破敌的一种战法。本篇所引
诸葛亮大摆“空城计”智退司马懿的事例,虽是“示形”惑敌的典型例子,但未必符合历史实际。此例出自《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裴松之注引“郭冲三事”。裴氏在作注时已对诸葛亮大摆“空城计”一事的真实性提出质疑。我们认为这是有道理的。因为,首先,与史实不符。阳平地处汉中,蜀建兴五年(公元227年),诸葛亮初屯阳平之时,司马懿尚为荆州都督,镇守宛城(今河南南阳)。至建兴九年(公元231年)三月,司马懿始奉诏与诸葛亮相拒于关中,而在此前后并未发生汉中阳平交战事。其次,与情理不符。既然司马懿亲率二十万大军抵御蜀军,且又探明亮兵少力弱,那么,从兵力对比上看,懿兵乃二十倍于亮兵。司马懿本可以凭借其压倒的绝对优势兵力,乘机围攻诸葛亮而一举歼灭之,怎么会因为疑亮有伏兵而率兵退走北山呢?这显然是不符合司马懿一贯用兵的特点的。另据《三国志·蜀书·魏延传》载称:“延每随亮出,辄欲请精兵万人,与亮异道会于潼关,如韩信故事,亮制而不许。延常谓亮为怯,叹恨己才用之不尽。”既然诸葛亮不肯让魏延统兵万人单独行动,那么,又怎么令其率重兵东下,而自己以少数兵力坐守孤城阳平呢?以上是我们阅读和研究此例不可不加注意的问题。
参考资料:
1、
佚名.360doc.http://www.360doc.com/content/15/0128/19/13370732_44453178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