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诗人: 白居易 王勃 王维 孟浩然 李白 杜甫 李商隐 | 宋代诗人: 辛弃疾 苏轼 柳永 李清照 王安石 欧阳修 | 清代诗人: 龚自珍 曹雪芹 钱谦益 纳兰性德 王国维

《百战奇略》第三卷·知战 解析

  本篇以《知战》为题,取义于“预知”,旨在阐述预先掌握作战地区和交战时间的重要性。它认为,在出兵击敌之前,只有预先掌握交战地点和时间,才能做到准备充分,防守牢固,调动敌人,战胜敌人。古语说:“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见《礼记·中庸》)。意思是,做任何事情,预先有所计划和准备,就能立于成功之地;反之,预先没有计划和准备,便将废于无成之地。从事战争实践活动,同样不能例外。历史的经验表明,没有预先的计划和充分的准备,是不可能打败敌人而赢得战争胜利的。只有根据客观实际情况,对战争赖以进行的作战地区和交战时间,进行预先的周密计划和具体部署,才能获得战争主动权和赢得对敌作战的胜利。本篇能够认识这一点,并且指出:“知战地,知战日,则所备者专,所守者固。”这是很有道理的。战国时期的齐魏马陵之战,就是齐军在预知交战地点和时间的情况下,歼灭魏军的一个典型战例。此役,齐军所以能够获胜,主要原因在于其作战指导的正确。齐军在“直走大梁”,迫使魏军自韩回撤之后,军师孙膑根据魏将庞涓一向骄傲轻敌和急于求胜的弱点,采取了减灶示弱、诱敌入伏的作战方针,把魏军诱入地形复杂险阻、易于设伏的马陵道;又根据敌进己退的行程时间,非常精确地判断出魏军“暮当至马陵”,进行了设伏的充分准备。这样,经过预先的精心计划和周密部署,就使齐军完全获得了战场的主动权,从而在预定的地点和时间,打了一个非常漂亮的全歼魏军的伏击战。

参考资料:

1、 佚名.360doc.http://www.360doc.com/content/15/0128/19/13370732_444531781.shtml

《百战奇略》第三卷·知战原文

  凡兴兵伐敌,所战之地,必预知之。师至之日,能使敌人如期而来,与战则胜。知战地,知战日,则所备者专,所守者固。法曰:「知战之地,知战之日,则可千里而会战。」

  战国,魏与赵攻韩,韩告急于齐。齐用田忌将而往,直走大梁。魏将庞涓闻之,去韩而归。孙膑谓田忌曰:「彼三晋之兵,素悍勇而轻齐,齐号为怯。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兵法:百里而趋利者,蹶上将;五十里而趋利者,军半至。使齐军入魏地为十万灶,明日为五万灶,又明日为三万灶。」涓追三日,大喜,曰:「我固知齐军怯,入吾地三日,士卒亡者过半矣。」乃弃其步军,与精锐亲兵倍道兼行逐之。孙膑度其行,暮当至马陵。〔马陵〕道狭,而旁多阻隘,可伏兵,乃斫大木白而书之曰:「庞涓死此树下」。于是令齐军善射者万弩夹道而伏。期曰:「暮见举火即万弩俱发。」涓果夜至,立木下见白书,乃钻火烛之。读其书未毕,齐军万弩俱发,魏军大乱。涓自知智穷兵败,乃自刎。

© 2013-2022 古诗集 | 古诗词大全 诗词名句 古文典籍 文言文名篇 唐诗三百首 宋词精选 元曲精选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