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文庆
宇文庆,字神庆,是河南洛阳人。
祖父宇文金殿是北魏的征南大将军,历任五州刺史,被封为安吉侯。
父亲宇文显和,夏州刺史。
宇文庆性格深沉,有器度,从小就以聪明敏捷出名。
北周初年,受业于东观,很读了一些经书和史书。
不久,他对人说:“读书只不过记个姓名而已,我怎么能长久和笔墨纸砚打交道,做迂腐儒生的职业呢?”那时文州的夷民聚集起来叛乱,宇文庆应召入伍,跟随部队打仗。
贼兵据守险要的岸谷,没有道路可进去,宇文庆把马蹄裹起来秘密前进,出其不意地打败了贼兵,因为战功被授为都督。
卫王宇文直镇守华山之南,召引宇文庆当近臣。
宇文庆善长射箭,有胆略有气概,喜欢和凶猛的野兽格斗,卫王宇文直认为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壮士,不久就迁升他为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做柱国府的属官。
到诛杀宇文护,宇文庆曾参与谋划,升为骠骑大将军,加授开府。
后来跟从武帝攻打河阴,他率先攀登城上的矮墙,和敌人短兵相接。
过了好久,被城上石块击中坠落,昏死,后又苏醒过来。
武帝慰问他说:“你表现得很出色,真可谓余勇可嘉!”宇文庆又跟从武帝攻克晋州,不久北齐的大部队到来,宇文庆和宇文宪率轻骑侦察敌情,猝然和敌兵相遇,被敌人包围,形势窘迫。
宇文宪脱身而逃,宇文庆退守汾桥,敌人争相前进,宇文庆拉开弓射击,射一个倒一个,敌人这才渐渐退却。
宇文庆在攻破高纬、拿下高壁、攻克并州、夺取信都、擒住高氵皆这些战斗中,功劳最大。
周武帝下诏说:“宇文庆功勋卓著,杰出的名望像日光一样照得很远,他所创建的业绩一一在我内心。
自从部队从西出发,他总是总领部队。
东夏被平定,确实有丰功伟绩。
应该册封他高位,给予他重礼。”于是升官为大将军,封为汝南郡公,食邑一千六百户。
不久,又以行军总管的身份攻打延安反叛的胡人,平定了叛乱,于是授给他延州总管的官职。
不久转任宁州总管。
高祖当丞相后,宇文庆又以行军总管的职务征讨江南,驻军白帝,被调回,因功劳升为上大将军。
高祖和宇文庆有老交情,因此对他很亲近,令他掌管丞相府的军中事务,当作自己的心腹,不久加官为柱国。
开皇初年,授职为左武卫将军,升任上柱国,几年以后,出任凉州总管,一年多后被征还朝,没有任命他官职。
当初,高祖还没有登基的时候,曾经和宇文庆闲谈天下大事,高祖对宇文庆说:“天元帝没有积什么德,以面相来看他的寿命也不会长,再加上他的法令制度条款又多又苛刻,他又纵情声色,依我看来,他的皇位大概不会长久。
再加上诸侯力量微弱,又让他们都到封地去,并无使国家根基稳固的计策,皇上这些羽翼既被翦除,怎么能长久享国呢?尉迟迥是贵戚,早著声望,国家一旦有什么争端,他必定会成为乱臣,但是他的才智肤浅,子弟们轻薄,对老百姓贪婪而缺少恩惠,最终也将灭亡。
司马消难是反复无常的家伙,也不是甘心当池中之鱼的人,时刻都有可能叛变,但是此人轻薄无谋,不足以成为大的祸害,只不过会自己逃窜到长江以南罢了。
庸关、蜀地险要狭隘,很容易成为坚固的屏障,但是身居那里的王谦愚蠢,一向不会筹划方略,只不过怕被别人所利用,他本人不值得担心什么。”不久,高祖的话被一一应验了。
现在,宇文庆怕高祖忘掉了这些话,再不任用他了,想使皇上看在老交情的份上再宠信自己,于是将高祖以前说的话记下来写成表章,呈给皇上,说:“我听说一个人的智慧如果同自然造化相等齐,那么天地就没法隐埋他的灵气,他像日月一样明亮,世间万物不能隐藏他的形状。
上天的意志是不能违背的,是圣人能够体验到的,事情没显现出来就能看出它的迹象,您确实明白神机的关键。
您具有独特的性情和杰出的智慧,超人的敏捷聪颖可以统治天下,胸怀五岳还嫌轻微,气吞八荒而不梗塞,胸中装满雄才伟略,运筹帷幄如举手之劳。
我本来微贱,早就承蒙陛下对我恩宠眷顾,不因为我庸俗低下,却向我推心置腹。
您所奉行的成规,一点也没有差错,寻思您的预测,比占卦还要神妙,检验一个人的吉庆是有征兆的,实在是天子无戏言啊!可见您当天子是天意,我亲自看见了这些事的验证,实在是荣幸和高兴。”皇上看了奏章后非常喜悦,下诏书说:“我与你,本来就很亲密,当时我心中的抱负和心里话,没有什么不对你讲的。
但说这些话是多年以前,你还能记在心中,今天看了表奏,我才回忆起昔日的交谈。
怎么说的那些话,现在都成了实录。
古代的人预先知道吉凶祸福,确实是可信的,我的话被验证了,自当属于偶然。
你却没有忘记,充分表现了你对我的忠诚,我深深感觉得到你对我的好意,对你嘉尚是没有止境的。”从这以后,皇上常常给予他优厚的待遇。
后来,宇文庆死在家中。
○李礼成
李礼成,字孝谐,陇西狄道人,是凉王李嵩的第六代孙。
他祖父李延实,是魏国的司徒。
他父亲李彧,是侍中。
礼成七岁时,与姑妈的儿子、兰陵太守荥阳人郑颢,随魏武帝入关。
郑颢的母亲常对亲近的人说:“礼成这孩子,平生不曾回头,以后当为国家的栋梁。”礼成长大后,深沉而行为检点,不随便交结人。
西魏大统中(535~551),开始为官,当著作郎,升任太子洗马、员外散骑常侍。
北周受禅后,授他平东将军、散骑常侍。
那时贵公子都竞相熟习弓马,服饰大多是军人打扮。
礼成虽然很善于骑马射箭,却是一身儒士打扮,不失平素的声望。
后因军功,拜授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赐爵修阳县侯,授迁州刺史。
当时朝廷调兵,李礼成估计,蛮夷人不可打扰,打扰他们,势必为乱,因此上表朝廷劝谏。
周武帝听了他的。
讨伐北齐,他随皇上包围晋阳,礼成率兵进攻南门,北齐将领席毗罗率精兵几千抵抗周武帝,礼成力战,打退齐军。
加授礼成开府,晋爵为冠军县公,授他北徐州刺史。
不久,调他当民部中大夫。
李礼成的妻子窦氏,早就死了。
他知隋高祖非同常人,于是娶高祖的妹妹为继室,夫妻俩感情很好。
隋高祖为北周丞相后,升他为上大将军,升他当司武上大夫,委以心腹。
高祖受禅为帝,授他为陕州刺史,晋爵为绛郡公,给他的赏赐优厚。
继而调他当左卫将军,升任右武卫大将军。
过了一年多,出京授他当襄州总管,人称有仁惠之政。
几年后,又当左卫大将军。
当时突厥屡屡进犯边塞,边疆的要害之处,大多交给重臣,因此授他为宁州刺史。
过了一年多,因病调回京师,在家中去世。
他的儿子李世师,官至度支侍郎。
○元孝矩
元孝矩,河南洛阳人。
祖父元修义,父亲元子均,都是西魏的尚书仆射。
在西魏时,孝矩袭爵为始平县公,授为南丰州刺史。
当时周太祖专权,将危及西魏元氏天下,孝矩常常慨然有兴复国家的壮志,私下里对众兄弟们说:“过去汉代有诸吕之变,朱虚、东牟最终安定了刘家天下。
现在宇文氏的心,连过路人都知道。
国家要完了,还不快扶持,还要我们这些宗室干什么?我们将要对付他。”被他兄长元则阻止,孝矩才作罢。
此后,周太祖为他兄长之子晋公宇文护娶元孝矩的妹妹为妻。
夫妻感情很好。
到北周孝闵帝受西魏禅让后,宇文护总理万机,元孝矩更加得宠。
宇文护被杀后,元孝矩坐罪流放到蜀。
几年后,调回京师,授为益州总管司马,转任司宪大夫。
隋高祖很看重元孝矩的门第,娶他女儿为房陵王的王妃。
高祖为北周丞相后,授他为少冢宰,进位为柱国,赐爵为洵阳郡公。
当时房陵王杨勇镇守洛阳,到高祖受北周禅让时,立为皇太子,令孝矩代太子镇守洛阳。
继而立他女儿为皇太子妃,对他更加亲近礼遇。
不久授他为寿州总管,赐他盖有玉玺的书信说:“扬州、越州一带,阴阳相侵,侵犯边疆,争夺桑叶,大动干戈,不识大体。
因你心怀远略,所以让你镇守那里,请依礼怀柔,以符合我的心意。”当时陈国将领任蛮奴等人屡次进犯江北,于是又以元孝矩兼任行军总管,驻兵于江上。
几年后,他自因年老,筋力渐衰,不堪军务,上表请求退休。
转任泾州刺史。
高祖下书说:“我知道你执意谦恭,因请求回到故里,我当天子,实在要靠你们这些元勋。
正想委以重任,怎能让你这么早就赋闲,独自一个当谦谦君子呢?你若以为边境军务繁杂,就应迁到泾郡去,为我养德卧治泾州。”在泾州一年多,在官任上去世,时年五十九岁。
谥号叫“简”。
他儿子元无竭继承爵禄。
○元褒
元褒字孝整,熟习弓马,年少即有成人的度量。
十岁而成为孤儿,为各位兄长所抚养。
他性情友悌,殷勤地侍奉各位兄长。
兄长们商议,想让他分居,他哭泣劝谏,不成。
元家一向富有,多有金宝,元褒一样都不要,只身离家,被州里称赞。
长大后,元褒宽厚大度,涉猎书史。
仕北周,官至开府、北平县公、赵州刺史。
隋高祖为北周丞相后,元褒随韦孝宽进攻尉迟迥,因有军功,越级提升为柱国,晋爵为河间郡公,食邑二千户。
开皇二年(582),授为安州总管。
一年多后,调任原州总管。
有个商人,被贼人偷窃,这个商人怀疑是一起住的人,而抓了他。
元褒看他面有受冤之色而言辞正壮,于是放了他。
商人到朝廷告元褒受金放贼,皇上派使者去穷究。
使者责问元褒说:“你为什么贪财而放走窃贼呢?”元褒立即承认自己这么做了,没有异词。
使者与元褒一起到京师,元褒因过错被免职。
那个窃贼不久在别处被抓。
皇上对元褒说:“你是朝廷的老臣,地位、声望都很高。
受金放贼不是好事,你为什么自己诬陷自己呢?”元褒回答说:“我受托治理一州,不能平息盗贼,这是我的第一个罪过。
州民被人诽谤,我不交给司法部门处理,就放了人,这是我的第二个罪过。
我自以为心里诚实,不避嫌疑,不用文书约束,以至被人怀疑,这是我的第三个罪过。
我有此三罪,怎能逃脱罪责?我如不说自己受贿,使者必然穷究,这样就会牵连很多好人,加重我的罪过。
因此我自己诬陷自己。”皇上叹赏惊异很久,称赞他是忠厚的长者。
开皇十四年,他以行军总管身份屯兵防守边疆。
辽东战争中,他又以行军总管身份随汉王杨谅,到柳城而回。
仁寿初,嘉州的夷人、獠人为寇,元褒率领二万步兵、骑兵,打平了他们。
炀帝即位后,授他齐州刺史,继而改授齐郡太守,吏民很安定。
到发动辽东战争时,郡官督事前后相连。
有个当西曹掾的应上前线,诈称有病,元褒质问他,西曹掾理屈,元褒让人用棍子打他,西曹掾于是大声说:“我将到行宫处去告你!”元褒大怒,因此打了他一百多棍。
过了几天,西曹掾死了。
元褒坐罪被免职,在家中去世,时年七十三岁。
郭荣字长荣,自称是太原人。
父亲郭徽,在西魏大统末年任同州司马。
当时隋高祖的父亲武元皇帝任刺史,因此与高祖有旧。
郭徽后来官至洵州刺史、安城县公。
到隋高祖受北周禅让时,授郭徽太仆卿。
几年后,在官任上去世。
郭荣体貌魁伟,外表粗心,内实细密,与他父亲交往的人,大多喜欢他。
北周的大冢宰宇文护把他当作亲信。
宇文护发现郭荣谨慎忠厚,提拔他任中外府水曹参军。
当时北齐屡屡犯边,宇文护让郭荣在汾州观察贼人的形势。
当时汾州和姚襄镇相距甚远,郭荣认为两城孤立,不能互相援救,请在汾州和姚襄镇之间另筑一城,以便控制形势,宇文护接受了这一建议。
不久齐将段孝先攻陷姚襄镇和汾州城,只有郭荣所筑之城独能自守。
宇文护作浮桥,出兵渡过黄河,与段孝先作战。
段孝先在黄河上游放大筏以撞击浮桥,宇文护让郭荣督促习水性者牵开大筏。
郭荣因功被授大都督。
宇文护又因稽胡屡为边患,派郭荣安抚召集他们。
郭荣在上郡、延安修筑周昌、弘信、广安、招远、咸宁等五城,以遏其要路。
稽胡从此不能为边患。
周武帝亲统万机,拜郭荣为宣纳中士。
后随武帝平定齐国,因为战功,赐马二十匹,绵绢六百段,被封为平阳县男,升任司水大夫。
郭荣年少时与隋高祖亲近,感情很好,曾与高祖夜坐月下闲谈,高祖对郭荣说:“我仰观天象,俯察人事,周代将尽,我将取代他。”郭荣深深地与高祖结交。
周宣帝去世后,高祖总揽朝政,召来郭荣,抚着他的背而笑着说:“我的话验证了没有?”就拜授郭荣为相府乐曹参军。
不久又以本官兼任蕃部大夫。
高祖受北周禅让,任郭荣为内史舍人,因他是高祖登基前的好友,晋封他为蒲城郡公,升任上仪同。
累迁至通州刺史。
仁寿(601~604)初,西南方的夷人、獠人大多背叛朝廷,下诏郭荣,让他任八州军事行军总管,率兵进剿。
一年多后全部平定,赐郭荣奴婢三百多口。
隋炀帝即位后,郭荣入京任武侯骠骑大将军,因为严厉正直而出名。
几年后,黔安的首领田罗驹阻断清江而造反,夷陵各郡的百姓大多响应,下诏让郭荣击平了他们。
郭荣升任左候卫将军。
跟随隋炀帝西征吐谷浑,拜授银青光禄大夫。
辽东战争中,郭荣因功升任左光禄大夫。
次年,炀帝又征辽东,郭荣认为中原疲弊,皇上不应屡屡兴师,于是对炀帝说:“戎狄失礼,这是臣下的事。
我听说,千钧大弩不为小小的鼷鼠发机,哪有皇帝亲动而临小寇的道理?”炀帝不采纳。
郭荣又随炀帝进攻辽东城,郭荣亲自上阵,冒着箭矢、石头,日夜不解甲,达到一百多天。
炀帝常常让人窥探诸将所为,知道郭荣如此,炀帝非常高兴,常常慰劳、鼓励他。
大业九年(613),炀帝到东都,对郭荣说:“你年事渐高,不宜久自征战,我要给你一郡,任你挑选。”郭荣不愿离开炀帝,叩头陈请,言辞和感情都很哀苦,感动了炀帝,于是授郭荣为右侯卫大将军。
几天后,炀帝对百官们说:“诚心诚意,像郭荣这样的,的确无人与他相比。”他就是这样被信任。
杨玄感叛乱时,炀帝让郭荣驰守太原。
次年,又随炀帝到柳城,遇上生病,炀帝让人问候他,使者相望于道,络绎不绝。
郭荣在怀远镇去世,时年六十八岁。
炀帝因郭荣去世而不临朝,追赠他为兵部尚书,谥号叫“恭”,赠物上千段。
○庞晃
庞晃字元显,榆林人。
父亲庞虬,北周骠骑大将军。
庞晃年少时,因是良家子弟,刺史杜达召他补任州里的都督。
北周太祖拥有关中后,任庞晃为大都督,率领亲兵,常在太祖左右。
庞晃因此迁居关中。
后升任骠骑大将军,袭爵任比阳侯。
卫王宇文直出镇襄州,庞晃以本官身份相随。
不久与长湖公元定进攻江南,孤军深入,于是被俘虏。
几年后,卫王宇文直派庞晃的弟弟、车骑将军元隽带着八百匹绵绢,把他赎回,他才得以回到朝廷。
朝廷授他上仪同,赐他采织二百段,让他仍然侍奉卫王。
当时隋高祖出京任随州刺史,路经襄阳,卫王让庞晃拜访高祖。
庞晃知道高祖非同常人,与他深深地结交。
到高祖离任回京时,庞晃在襄阳迎见他,高祖很高兴,庞晃对高祖说:“你相貌非常,名在图录之上。
你当上皇帝的那一天,请别忘了我。”高祖笑着说:“怎么乱说一气呢?”过了一会,有只公鸡在庭院里鸣叫,高祖让庞晃射它,说:“射中了有赏,富贵之日,拿这事作为应验。”庞晃射中了公鸡,高祖击掌大笑说:“这是天意,你能感应天意而射中。”因此赐他两个奴婢,与庞晃感情很好。
北周武帝时,庞晃为常山太守,高祖为定州总管,二人屡相来往。
不久高祖转任亳州总管,分别时,心里很不高兴。
庞晃对高祖说:“燕、代是出精兵的地方,今若兴兵动众,天下简直不足以图谋。”高祖握着庞晃的手说:“时机还不成熟啊!”庞晃也转任车骑将军。
高祖为扬州总管时,上奏朝廷,请让庞晃同去扬州。
不久高祖为丞相,升任庞晃为开府,让他督察左右,很被高祖亲信。
高祖登基为帝后,对庞晃说:“射公鸡的应验,今天得到证明了没有?”庞晃下拜说:“陛下应天顺民,君临天下,还能回忆往日说过的话,让我不胜欢欣。”皇上笑笑说:“你说的话,怎能忘记?”不久加封他为上开府,授他为右卫将军,晋爵位为公,食邑一千五百户。
河间王杨弘进攻突厥时,庞晃以行军总管的身份,随王到马邑。
另出贺兰山,打败贼人,斩首一千多级。
庞晃生性刚烈,当时广平王杨雄当道,势力倾盖朝廷,庞晁每每侮辱杨雄。
庞晃曾在军中睡觉,看见杨雄也不起来,杨雄很恨他。
庞晃又与高赹有矛盾,杨、高二人屡屡在皇上面前进庞晃的谗言。
因此,庞晃在宫中当了十几年的宿卫,也不能升官。
后出京任怀州刺史,几年后,升任原州总管。
仁寿中(601~604)在官任上去世,七十二岁。
高祖因他去世而不临朝,赠他家布帛三百段,米三百石,谥号为“敬”。
他的儿子庞长寿,很出名,官至骠骑将军。
○李安
李安字玄德,陇西狄道人。
父亲李蔚,仕北周为朔、燕、恒三州刺史,襄武县公。
李安很漂亮,善骑马射箭。
北周天和中(566~571),开始作官,任右侍上士,袭爵为襄武公。
不久授仪同、少师右上士。
隋高祖为北周丞相时,把他带到自己身边,升他为职方中大夫。
又授李安的弟弟李胐为仪同。
李安的叔父、梁州刺史李璋,当时在京师,与北周赵王谋害高祖,引诱李胐当内应。
李胐对李安说:“这种事,不说吧又不忠,说了吧又不义,失去了忠和义,何以在世上安身立命?”李安说:“丞相像父亲,怎能背叛?”于是偷偷告诉高祖。
到赵王等人被杀时,高祖将给李安兄弟加官晋爵,李安叩头说:“我们兄弟没有汗马功劳,过分地承蒙奖赏,即使我全家尽节,也无法酬谢。
不料我叔父无行,被凶党迷惑,犯下了灭族之罪。
如蒙保全他的性命,那我们就感到很幸运了。
怎能用叔父的性命来换取官爵呢?”于是拜伏于地,流泪痛哭,悲不自胜。
高祖为之动容,说:“我为你们特别留下李璋的儿子。”于是下令有关部门,只处罚李璋一个人,不及李家。
高祖也为李安隐瞒了泄密之事。
不久授李安开府,晋封为赵郡公;授李胐上仪同、黄台县男爵。
隋高祖即位后,授李安内史侍郎,转任尚书左丞、黄门侍郎。
在平定陈国的战争中,朝廷以李安为杨素的司马,仍兼任行军总管,让他率领蜀兵顺江流东下。
当时陈国兵马屯驻在白沙,李安对诸将说:“打水战,不是北方人的长处。
现在陈国人在险要处停船,必定轻视我们而无防备。
在夜里袭击他们,贼人可以打破。”诸将以为然。
李安率师为先锋,大破敌军。
高祖嘉奖他,下诏书慰劳他说:“陈国贼人,自认为水战是其长处,在险要之处,更说是官军所害怕的。
开府你亲率所部,夜动舟师,打败贼人,活捉敌人,增强了官军的士气,打破了贼人的胆,没辜负我的委托,听说消息后我很高兴。”升李安为上大将军、郢州刺史。
过了几天,转任邓州刺史。
李安请求在朝内任职,高祖再次改变本意,任李安为左右将军。
不久,升他为右领军大将军。
又授李胐开府仪同三司、备身将军。
兄弟都掌管禁军,恩典和信任都很重。
开皇八年(588),突厥人进犯边塞,朝廷以李安为行军总管,让他随杨素击讨他们。
李安率部另出长川,刚好敌人正渡黄河,与敌作战,打败敌军。
仁寿元年(601),让李安出京任宁州刺史,李胐为卫州刺史。
李安子李琼、李胐子李玮刚开始还在襁褓之中,在宫中抚养,到这年八、九岁了,才让回家。
他们就是这样被亲近看重。
高祖曾说到为北周丞相时,因此怜爱李安兄弟灭亲奉国,于是下诏说:“先王立教,以义断恩,割舍亲爱之情,以尽事君之道,用以弘扬大节,体察至公。
过去周道既尽,天命将及于我隋,我刚被重用,王业刚打基础,承着这季世,实在有很多奸诈之事。
上大将军、宁州刺史、赵郡公爵李安,他叔父李璋阴结藩王,煽动迷惑小孩子,包藏祸心,将要作乱。
李安和他弟弟、开府仪同三司、卫州刺史、黄台县男爵李胐,深知顺逆,披露忠心。
凶谋既被披露,罪人这才被抓到。
我每每念及他们的诚实气节,嘉奖不已。
予以嘉奖,应不逾时。
但因事情涉及到他的亲人,还有些疑惑,想使李安等人的名教之方,自处有地,我常为此思考,于是过了好多年。
现在重又考察圣典,求之于往事,父子天性,忠孝尚难两全,何况还是叔侄恩轻,情理本来稍差,李安等忘私情、奉国家,深得正理。
应该记载他们往日的大功,重重地加以赏赐。”于是拜授李安、李胐都当柱国,各赐缣绢五千匹、马百匹、羊千口。
又以李胐为备身将军,晋封顺阳郡公。
李安对亲族说:“虽然家门被保全,但叔父遭到祸乱,如今接到这一诏书,悲愧交集。”因此悲叹不已,不能自胜。
此前李安患水病,于是病重而死,时年五十三岁。
谥号叫“怀”。
李安子李琼,继承父亲爵禄。
小儿子李孝恭,最有名。
李胐后来因事受牵连被除名,流放岭南,在路上病死。
参考资料: